近年来,重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刻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平安重庆建设上实现了“三个根本性转变”,为平安中国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和实践启示。
秉持法治思维,实现“维稳保平安”向“法治创平安”转变。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要把法治贯穿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全过程。在平安建设中,只有不断强化法治理念,用法治思维谋划工作部署,用法治方式解决矛盾问题,才能不断提升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从根本上提升平安建设的主动性。
近年来,重庆坚持把安全治理纳入法治轨道,针对平安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快出台《重庆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公共安全管理办法》《重庆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用法律手段全力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树立底线思维,推动“面上静态平安”向“本质动态平安”转变。
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平安中国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随着数字社会的加速发展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叠加交织,不断给平安建设提出新的挑战。要适应这种日益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必须树立底线思维,将及时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作为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不仅要关注即时威胁的应对,更要注重适应形势发展变化,透过复杂安全问题把握平安本质,时刻把控统筹运行过程,不断调整安全策略,打好平安建设“主动仗”。
为了实现从治标到治本、从静态到动态的社会治理逻辑,重庆积极创新城市安全风险管控大综合一体化体制机制,探索“双网格”超大城市治理新模式,建立三级贯通的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体系,不断将风险实时监控、自动化响应和自适应治理策略深度融入平安重庆建设之中,有效促进超大城市风险韧性本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