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塑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新优势

2025-04-10 07:07 来源:南方日报

8个AI行业大模型、30个应用场景、29个应用解决方案、13款智能终端产品……4月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新闻发布会,邀请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重点企业发布一批优秀产品,向社会展现广东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赋能千行百业的显著成效。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是引领未来发展、正在“破土而出”的主导技术、重磅产业。广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今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提出“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随后又召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强调“将汇聚最优资源、集聚最大力量,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此次新闻发布会扎堆上新的一大波优秀产品,是广东抢抓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发展机遇的生动注脚,彰显了经济大省以责无旁贷的勇气锐气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的信心与实力。势要起而不可落,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实现更多标志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全力塑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新优势、培育发展新动能。

当前,人工智能已深度融入生产生活,要把握发展机遇、把准时代脉搏,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突出在重点领域应用赋能。一方面,算力、芯片和大模型是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基础底座,必须聚焦强基赋能、夯实发展根基。放眼广东,我们有华为昇腾这样优秀的计算芯片,也有腾讯混元这样自主开发的通用大模型,并以此为底座来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开源生态建设,努力夯实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另一方面,丰富的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发展拓展空间,必须打造应用场景、延伸服务触角。此次新闻发布会,广东遴选出30个应用场景,特别是在工业领域梳理出电子信息、汽车、机械装备等十大细分行业的研发、生产、质检、管理等全流程场景,全力支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应用。

需求侧有了好的大模型和应用场景,关键还要在供给侧有优秀的解决方案,切实把场景需求变成落地的实在应用。在工业领域,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的智能化管控方案将纺织印染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33%、生产成本降低22%;在医疗领域,金域医学的智能体应用将病理报告生成效率提升了70%;在金融领域,迪博AI信贷助手的录入汇总计算效率相比人工提升40倍以上……新闻发布会上亮相的29个应用解决方案,都是针对各行业的一些应用痛点,在实际运用中取得良好效果的解决方案,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有益借鉴。接下来,要进一步攻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使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能够精准地把握住行业的需求,从而更好促进技术与应用的深度融合。

从宏观层面来看,无论是发展新技术本身,还是拓宽其应用场景,都离不开良好的产业生态。广东是国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最齐全、生态最完备、应用场景最丰富的集聚区,兼具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市场应用等多方面优势。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鹏城实验室建成全国首个全面自主可控的E级智能算力平台,光明实验室建成全国首个昇腾生态研究院;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500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工业机器人产量从2019年的4.47万台(套)增长到2024年的24.68万台(套),自2020年起连续5年稳居全国第一,初步建立涵盖“大脑—五官—肢体”的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这些数据充分证明,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础良好、优势突出、前景广阔,广大企业和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产业变革,机器人时代逐步照进现实。各地区各部门要秉持务实、高效的服务理念,以强企惠企为中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千行百业提质增效,创造智能时代的经济新模式、生活新体验、治理新方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全力塑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新优势

2025年04月10日 07:07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评论员

8个AI行业大模型、30个应用场景、29个应用解决方案、13款智能终端产品……4月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新闻发布会,邀请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重点企业发布一批优秀产品,向社会展现广东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赋能千行百业的显著成效。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是引领未来发展、正在“破土而出”的主导技术、重磅产业。广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今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提出“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随后又召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强调“将汇聚最优资源、集聚最大力量,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此次新闻发布会扎堆上新的一大波优秀产品,是广东抢抓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发展机遇的生动注脚,彰显了经济大省以责无旁贷的勇气锐气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的信心与实力。势要起而不可落,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实现更多标志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全力塑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新优势、培育发展新动能。

当前,人工智能已深度融入生产生活,要把握发展机遇、把准时代脉搏,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突出在重点领域应用赋能。一方面,算力、芯片和大模型是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基础底座,必须聚焦强基赋能、夯实发展根基。放眼广东,我们有华为昇腾这样优秀的计算芯片,也有腾讯混元这样自主开发的通用大模型,并以此为底座来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开源生态建设,努力夯实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另一方面,丰富的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发展拓展空间,必须打造应用场景、延伸服务触角。此次新闻发布会,广东遴选出30个应用场景,特别是在工业领域梳理出电子信息、汽车、机械装备等十大细分行业的研发、生产、质检、管理等全流程场景,全力支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应用。

需求侧有了好的大模型和应用场景,关键还要在供给侧有优秀的解决方案,切实把场景需求变成落地的实在应用。在工业领域,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的智能化管控方案将纺织印染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33%、生产成本降低22%;在医疗领域,金域医学的智能体应用将病理报告生成效率提升了70%;在金融领域,迪博AI信贷助手的录入汇总计算效率相比人工提升40倍以上……新闻发布会上亮相的29个应用解决方案,都是针对各行业的一些应用痛点,在实际运用中取得良好效果的解决方案,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有益借鉴。接下来,要进一步攻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使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能够精准地把握住行业的需求,从而更好促进技术与应用的深度融合。

从宏观层面来看,无论是发展新技术本身,还是拓宽其应用场景,都离不开良好的产业生态。广东是国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最齐全、生态最完备、应用场景最丰富的集聚区,兼具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市场应用等多方面优势。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鹏城实验室建成全国首个全面自主可控的E级智能算力平台,光明实验室建成全国首个昇腾生态研究院;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500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工业机器人产量从2019年的4.47万台(套)增长到2024年的24.68万台(套),自2020年起连续5年稳居全国第一,初步建立涵盖“大脑—五官—肢体”的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这些数据充分证明,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础良好、优势突出、前景广阔,广大企业和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产业变革,机器人时代逐步照进现实。各地区各部门要秉持务实、高效的服务理念,以强企惠企为中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千行百业提质增效,创造智能时代的经济新模式、生活新体验、治理新方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