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天宫藻井冰箱贴成了不折不扣的“网红”。据统计,天宫藻井冰箱贴自去年4月18日上市以来,已售出超14万件。加上先前大火的凤冠冰箱贴,这些文创产品的大卖,既开启了文化传播的新通道,又在不知不觉中,将文化传承与经济紧密相连。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创产业热闹非凡的背后是经济的火热景象。2022年,上海文创产业约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3%;2024年,成都市文创产业增加值突破2800亿元。这并非一组简单的数据,而是产业繁荣的真实映照。生产文创产品需要原材料以及印刷包装服务,产品销售离不开物流配送和电商平台的支持。更奇妙的是,很多人因为钟情文创产品,特意前往博物馆参观游览,博物馆周边的餐馆、民宿也因此受益。据统计,2024年,浙江南浔古镇各类文创产品销售总额突破300万元,已接待游客超1800万人次,同比增长63.71%。这就如同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串联起一条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为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文创的魅力还在于,它能让古老文化“活”起来。以往,古建筑文化对于普通人而言,更像是置于高台上的艺术品,可望而不可即。如今,一个小小的冰箱贴就能将藻井的精美、古建筑的韵味带回家,让人们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逐渐喜爱上传统文化。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播方式,丰富了大众的精神生活,也让民族自豪感在心底悄然生根发芽——原来我们的文化如此美妙,且触手可及。
文创产业这块“蛋糕”看似诱人,做起来却不简单。有的地方只是简单地将文物图案印制在商品上,既缺乏文化内涵,又毫无设计美感;有的地方盲目跟风,看到网红款就依样模仿,结果不仅丧失了地方特色,还丢掉了文化精髓;更有甚者,有些地方只专注于开发牟利,却忽视了对文化资源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