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网报道,2025年上海夜校持续火热,市民呈现“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新趋势。夜校春季班推出了80门国潮主题课程,主打国潮,包括茶艺、国画、中式服饰制作等,平均算下来上一节课只需50元,课程开放当天即被抢空。
年轻人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掀起了一股“夜校热”。传统夜校曾是职场人“充电”的地方,主打职业技能提升,而如今的夜校则更像一种生活方式。课程涵盖戏曲唱腔、书法篆刻、古法烹饪等国潮内容,不再是单纯的职业技能培训,而是满足兴趣、缓解焦虑的精神消费。有学员表示:“白天面对电脑,晚上摸一摸陶土,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
这种转变背后,是年轻人对“高性价比”休闲方式的追捧。相比动辄数百元的密室逃脱、网红餐厅,50元一节的夜校课既能学技能,又能社交,甚至成为新的“打卡”方式。夜校,正从“补习班”升级为都市人的“社交学校”。并且,夜校学员中不乏高学历、高收入的年轻白领。他们不缺知识,缺的是“接地气”的体验。在网络虚拟社交盛行的当下,亲手制作一件漆器、学唱一段京剧,反而成了稀缺的“真实感”。夜校提供的不仅是技能,更是一种对抗“数字化生存”的生活方式。
心理学专家指出,这种“反算法”的学习热潮,反映了年轻人对“确定性”的渴望。在充满变数的职场环境中,掌握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的技艺,能带来难得的掌控感。夜校课堂上,学员们不用面对KPI考核,只需专注手中的一针一线、一笔一画,这种“心流体验”正是快节奏生活中的一剂良药。苏绣、京剧脸谱、古琴等“老手艺”通过轻量化教学吸引年轻人,甚至带动相关行业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