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刹炒作明星八卦歪风

2025-04-09 07:25 来源:南方日报

有没有厌烦一打开微博全是明星八卦?有没有反感一看到新闻就是绯闻丑闻?近期,网信部门督促网站平台依法依约关闭和长期禁言处置“超能摄影阳阳”“摄影刘大锤”“老板王大发”等一批低俗炒作绯闻丑闻八卦的违法违规账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超一线男星在澳门豪赌输十亿、某明星得肺癌在北京住院、某艺人现身夜店包房……一段时间以来,部分自媒体账号或通过偷拍、跟拍明星非公开行程,发布未经核实的“爆料”信息;或以“知情人”名义编造、转发不实信息,借“标题党”和虚假预告等形式制造噱头、恶意博取流量;或使用暗语、隐喻等手段,无底线炒作明星八卦信息,严重破坏网络生态,广大群众深恶痛绝。此次网信部门对泛娱乐化倾向和低俗炒作现象重拳出击,正是强化重点环节治理、净化网络环境的必要之举,有利于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氛围。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要知道,那些无底线炒作明星八卦信息的账号,看似能满足粉丝的好奇心、帮明星提高曝光度,实则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即通过流量变现、资金交易、炒作热度等方式形成黑色利益链条,赚得盆满钵满。而本应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却被搅得污浊不堪——“开局一张图,剩下全靠编”的造谣套路大肆横行,具有公共性的社会话题湮没于如潮的丑闻八卦中,流量至上、炫富拜金的不良文化冲击主流价值观。对此,不少人感叹:“天下苦炒作明星绯闻乱象久矣!”

娱乐有底线,八卦有边界,低俗炒作娱乐明星信息的“招黑”行为,就应该彻底“凉凉”。早在2018年,国家网信办等六部委就对热衷炒作、涉嫌违法违规的各类行为主体进行全面排查清理和依法综合整治,一大批违规账号被永久关闭,重点网络平台被依法从严监管。此后,执法行动再“发力”,有效举措再“加码”,《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助推文娱领域常态化治理。近年来随着“粉丝经济”的崛起、“饭圈文化”的流行,低俗炒作娱乐明星信息账号的不良势头又盛,亟须进一步刹住歪风、遏制乱象,包括网信部门在内的有关单位,更应该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给公众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不得不提的是,“八卦”太喧嚣,平台难辞其咎。网络平台是自媒体账号的聚集地,也是网络内容的重要治理主体,本应加力守护清朗的网络环境。然而,在流量逻辑下,仍有部分平台把关不严、变相纵容,给一些低俗炒作明星八卦的账号留下了“野蛮生长”的空间。正因此,监管部门三令五申“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既谈“压实”,除依法依约关闭违法账号外,平台或许还可以有更多的作为、更大的担当。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狠刹炒作明星八卦歪风

2025年04月09日 07:25   来源:南方日报   静子

有没有厌烦一打开微博全是明星八卦?有没有反感一看到新闻就是绯闻丑闻?近期,网信部门督促网站平台依法依约关闭和长期禁言处置“超能摄影阳阳”“摄影刘大锤”“老板王大发”等一批低俗炒作绯闻丑闻八卦的违法违规账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超一线男星在澳门豪赌输十亿、某明星得肺癌在北京住院、某艺人现身夜店包房……一段时间以来,部分自媒体账号或通过偷拍、跟拍明星非公开行程,发布未经核实的“爆料”信息;或以“知情人”名义编造、转发不实信息,借“标题党”和虚假预告等形式制造噱头、恶意博取流量;或使用暗语、隐喻等手段,无底线炒作明星八卦信息,严重破坏网络生态,广大群众深恶痛绝。此次网信部门对泛娱乐化倾向和低俗炒作现象重拳出击,正是强化重点环节治理、净化网络环境的必要之举,有利于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氛围。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要知道,那些无底线炒作明星八卦信息的账号,看似能满足粉丝的好奇心、帮明星提高曝光度,实则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即通过流量变现、资金交易、炒作热度等方式形成黑色利益链条,赚得盆满钵满。而本应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却被搅得污浊不堪——“开局一张图,剩下全靠编”的造谣套路大肆横行,具有公共性的社会话题湮没于如潮的丑闻八卦中,流量至上、炫富拜金的不良文化冲击主流价值观。对此,不少人感叹:“天下苦炒作明星绯闻乱象久矣!”

娱乐有底线,八卦有边界,低俗炒作娱乐明星信息的“招黑”行为,就应该彻底“凉凉”。早在2018年,国家网信办等六部委就对热衷炒作、涉嫌违法违规的各类行为主体进行全面排查清理和依法综合整治,一大批违规账号被永久关闭,重点网络平台被依法从严监管。此后,执法行动再“发力”,有效举措再“加码”,《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助推文娱领域常态化治理。近年来随着“粉丝经济”的崛起、“饭圈文化”的流行,低俗炒作娱乐明星信息账号的不良势头又盛,亟须进一步刹住歪风、遏制乱象,包括网信部门在内的有关单位,更应该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给公众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不得不提的是,“八卦”太喧嚣,平台难辞其咎。网络平台是自媒体账号的聚集地,也是网络内容的重要治理主体,本应加力守护清朗的网络环境。然而,在流量逻辑下,仍有部分平台把关不严、变相纵容,给一些低俗炒作明星八卦的账号留下了“野蛮生长”的空间。正因此,监管部门三令五申“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既谈“压实”,除依法依约关闭违法账号外,平台或许还可以有更多的作为、更大的担当。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