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50家券商营业收入总额和净利润总额均创下近三年新高(据中证协数据),这也是近年来证券行业深耕主业、积极寻求业务转型的阶段性成果。
从年报来看,头部券商国际业务表现亮眼,已经成为其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根据行业龙头中信证券发布的年报,中信国际实现营业收入22.6亿美元,净利润5.3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除此之外,华泰国际、国泰君安金融控股等头部券商的国际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均超过40%,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桥梁”,中资券商以国际业务布局践行国家战略使命:既赋能中资企业全球化经营,又搭建全球资本配置中国资产的通道,在服务实体经济跨境发展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2024年券商国际业务实现显著增长,离不开券商对于国际化业务的长期布局。总体来看,中资券商在国际市场“多点开花”,在跨境财富管理、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衍生品等多领域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比如,面对中资企业“走出去”及外资资金“引进来”的业务诉求,券商发力跨境投资与境外融资,加大港股IPO投行资源配置,重视跨境并购以及中资离岸债、全球存托凭证(GDR)发行等业务。另外,为了深化国际业务发展,2024年,多家券商通过增资来增强境外子公司的资本实力与抗风险能力,或通过收购等方式扩大国际业务覆盖面。
笔者认为,国际化是证券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更是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背景下,服务实体企业走出去、融入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