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下单(酒店)边涨价,时间相差20分钟,价格却涨了近150元。”近日,重庆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该酒店,询问“瞬间涨价”的原因。酒店相关负责人表示,房源预期紧张,就会提高价格。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直言遇到过酒店“瞬间涨价”的情况:有的多浏览了几次,酒店价格就涨了;有的是下单后酒店未确认,再点进去时发现已经涨价。(4月7日《工人日报》)
在旅游旺季,酒店价格水涨船高,本是一种市场调节的常态。然而,近年来,部分酒店“瞬间涨价”的现象却引起了广泛争议,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旅游体验,更折射出酒店行业急功近利的经营弊端。
“瞬间涨价”指的是酒店在旅游高峰期,以数倍甚至更高的价格快速上调房价,这种行为看似是抓住了商机,实则是一种短视的逐利手段。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提前规划好的旅行预算,因为酒店价格的暴涨而被打乱,原本可以轻松愉快的假期,变得充满焦虑与无奈。例如,有网友反映在预订平台预订好的酒店房间,两天后价格竟翻倍上涨,这种“酒店刺客”行为,无疑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极大侵害。
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固然是酒店涨价的原因之一,但绝非酒店肆意涨价的借口。合理的涨价,应是基于市场供需和成本上升的适度调整,而非“趁火打劫式”的价格暴涨。极端天气、节假日等特殊情况确实会导致酒店运营成本增加,但酒店作为服务行业,其根本宗旨应是服务消费者,而非一味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破坏了酒店自身的口碑和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