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治日报报道,随着网络祭扫方式兴起,网络祭祀平台上出现高价虚拟的祭品花样繁多、设置“香火排行榜”、诱导祭扫者充值打榜等乱象,令网友直呼荒唐。
在网络创建纪念馆祭祀逝去的亲人,已成祭祀新形态、新渠道。网络祭扫可以跨越时空表达哀思,也有利于推动绿色和文明的祭祀风尚。然而,诸如设置“香火排行榜”、高价祭品、诱导充值等乱象,把用户对逝者的情感与付费排行榜直接挂钩,将祭祀内涵世俗化、物欲化。比如有的平台上,一个虚拟的豪华别墅售价高达数百元、限时“豪华祭祀套餐”售价1000多元。成本近乎为零却冠以“孝心无价”的噱头,如此“排行榜”极易衍生攀比消费,扭曲祭祀本意。利用用户对逝者的情感,设置种种套路,打收割钱财的算盘;利用用户对逝者的心意敬意,做出一笔笔充满铜臭的生意,商家可谓利欲熏心。凡此种种,消解网络祭祀严肃性,也侵害用户利益;非但谈不上绿色文明,还是对网络清朗空间的污染,是对社会价值和公序良俗的侵蚀。
所谓香火排行榜,是依据用户购买的虚拟祭祀品数量多少、价格贵贱等因素生成。也就是说,用户的祭祀品、充值等消费金额越高,“香火值”就越高、排名就越靠前。任何一个“排行榜”,都需要公平公正、权威透明,而这些网络平台刻意设置价格不等、花样繁多的祭品,诱导用户充值打榜,显然没有什么可信度。更为重要的是,早在2023年3月底,中央网信办、民政部就曾发文规范网络祭扫秩序,提出网络祭扫平台不得借机敛财和诱导充值,严禁设置“香火排行榜”等诱导充值的功能;民政部起草的《网络祭祀要求》也明确要求服务平台不应提供宣扬封建迷信类的虚拟祭祀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