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则引发热议的与英雄相关的新闻,其实也是一个深入探讨如何筑牢凡人英雄的精神基石、如何讲好英雄故事的切口。将凡人英雄的精神内植于心、外化于行,以忠诚与担当、传承与奉献来致敬英烈,应当是我们每个人的良知与责任。
据4月6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4月4日清明节当天,一条名为《18岁的他壮烈牺牲!葬礼现场全员被打马赛克》的历史资料视频引发大量网友关注。2011年8月22日凌晨,云南瑞丽江边,一男子被执勤武警查出有疑似毒品后逃跑,年仅18岁的姚元军奋力追赶,在距离江边两米处死死抓住了毒贩,与之殊死搏斗。搏斗中,二人坠入江中,姚元军直到最后一刻都没松开抓住毒贩的手,直至壮烈牺牲。
“2分多钟的视频,看得人心痛不已!”这条历史资料视频虽时隔多年,却仍具有直击人心的力量。每年清明时节,都有不少关于祭奠缅怀英烈的新闻。其中,这种只有牺牲后才能看到面容的英烈及其事迹,尤其令人痛心。禁毒是一项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的持久战,承担这份重任的人并非天降神兵,而是一个个与你我一样的凡夫俗子、血肉之躯。他们长年坚守在禁毒一线,名字、面貌、声音都不能出现于公众面前,一旦公开则意味着这可能是他们在人世间的最后一面。正是他们的坚守甚至是牺牲,换来了我国禁毒工作形势的整体向好、促成了公众对于禁毒战争的更多理解、更大共识。
今天,铭记英烈、继承遗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一直以来,方方面面采取了多种形式致敬英烈,为的正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以禁毒战线为例,从有关方面在日常工作中持续开展专项行动,对任何毒品问题零容忍,到公众对包装成奶茶、电子烟等新型毒品及种植大麻、罂粟等违禁植物不断提高警惕,积极举报违法线索等,禁毒斗争的扎实推进正是对这一战线上的英烈最直接、最实际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