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国内多场马拉松鸣枪开跑:2025济宁马拉松、2025岳阳马拉松暨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岳阳站)、2025吐鲁番交河马拉松……根据中国马拉松官网公布的信息,本周日(4月13日),还将有多场马拉松开跑。
数以万计的跑者用脚步丈量城市,“跑”出消费新场景,把马拉松的“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留量”,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赛道。
在笔者看来,举办一场马拉松,能发挥的撬动作用不仅是促进消费,还能从多方面为举办城市赋能,助力其经济发展。那么,该如何跑好从“竞技”到“经济”的马拉松?
一方面,马拉松举办城市要全面展示自身的“圈粉”实力,引来更多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添动力。
加快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在产业,关键靠项目,突破看招商。招商引资不是“选择题”,而是事关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必答题”。地方政府要用好举办马拉松的机会,通过介绍城市优势、产业发展潜力、重点园区项目、营商环境和扶持政策等,吸引更多企业到当地投资兴业,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举办马拉松也是一个城市展示“软实力”的重要窗口。如果一个城市能将马拉松赛事组织得很好,“秀”出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城市治理,自然会给跑者留下好的印象,成为招商引资的“加分项”。
当然,并不是每个举办马拉松的城市都能成功吸引投资。若想实现“以赛营城”,相关城市需要综合其他策略,测好适合自己的“配速”,跑出“加速度”,将赛事流量真正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