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出游高峰,互联网营销号频繁出现“双人出游体重300斤以下,可享受当地景区门票减半优惠”等消息,但已被各地文旅局辟谣。然而,辟谣信息发布后,“景区门票优惠与游客体重挂钩”的消息依然在网上流传,还出现了很多新变种,如“双人出游300斤以下可享全程半价”“双人游买一送一”“同一行程内掉秤可赢取活动奖励”“体重管理年特别活动”等。(4月6日重庆日报)
记者调查发现,以上说法均为导游和旅行社招揽游客的说辞,其本质仍旧是“低价游”。某些导游打出“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的旗号,用“游客自报体重无须核验”的漏洞,将促销包装得煞有介事。其结果是,行前虽然说好“全程无购物”,但实际行程中却包含综合超市和玉器商店长时间的参观购物。这种用离谱低价引人上钩,再通过强制消费填补成本的套路,与此前“零元游”“特价团”的运作方法如出一辙。
这种披着新外衣的旧套路,危害不容小觑。对游客而言,看似省下千元团费,却往往需要付出更高代价,有游客被导游带进玉器店“关足两小时”,在“免费参观”的包装下被迫消费。有游客入住打着“五钻”名头的快捷酒店,才发现所谓“钻级”不过是商家自创的概念。此外,虚假宣传泛滥会加剧旅游市场乱象,导致正规的旅行社难敌低价的冲击,投机者则不断翻新话术钻空子,最终损害的是整个行业信誉。
对于这类旅游新乱象,监管必须快速精准,避免出现更多效仿者。网络平台必须压实审核责任,对伪装成旅行博主的营销号加强识别。监管部门则要严查伪造公文、虚假承诺等违法行为,让擦边宣传无处遁形。消费者更要牢记,尚不够支付酒店成本的所谓“优惠”不过是诱饵,在签订合同时要求对方写明酒店名称、餐食标准和车型,让那些“准五星”“豪华大巴”等模糊话术现出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