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政策在促进就业的同时,还有利于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回升向好。政策的落实落细还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确保红利充分发挥。
近日,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部署做好2025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工作。这项政策已经连续实施四年,2025年再次实施,预计减免利息约24.8亿元,惠及约600万名高校毕业生。与其他贷款优惠政策相比,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政策关系到教育、就业与青年人的成长,意义更加特殊和重大。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如何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国家助学贷款作为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措施。按照规定,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的贷款利息由学生自付,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与帮助。自1999年开始实施以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惠及众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为普通高校学生获得资助的重要渠道。通过构建起高等教育阶段“奖、贷、助、勤、补、免”全方位学生资助体系,让每一位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照亮了他们的未来之路,帮助他们实现人生梦想。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保持高位,同时受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等多种因素影响,就业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有的学生毕业后没有及时找到工作或者工资不高,偿还利息或本金压力较大。自2022年起,实行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政策,有效缓解贷款学生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帮助他们维护个人信用记录,促进其顺利就业。以今年的政策规定为例,自2025年1月1日起,对2025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2025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予以免除。对2025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2025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可延期1年偿还。减轻资金偿还压力、促进更好地就业创业,这项政策对很多贷款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