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成“烟”呼唤更精细的治理

2025-04-02 08:44 来源:北京日报

入春升温以来,北京的花粉浓度一直备受关注,社交媒体上天坛圆柏在风过时“冒出”黄烟的视频也被刷爆。无论是否过敏,大家都希望了解花粉成“烟”该如何治理。

事实上,花粉成“烟”,早就是全球范围内一个不容小觑的公共卫生问题。这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气候变化。有研究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平均上升约1摄氏度,这让植物授粉时间提前,也使得花粉季持续延长。此外,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对植物的生长与花粉的产生有直接影响,一定程度提升了花粉的致敏性。对个人来说,开门见绿是赏心悦目的日常,但也意味着接触的植物物种越来越多。此前就有专家指出,“在适应这样的生活环境过程中,我们对花粉等无害物质,也产生了免疫反应。”

面对“冒烟”的树,有人说“都砍掉算了”,但从现实来看,这种要求未免有些情绪化了。就拿圆柏来说,且不谈“苍松翠柏”背后的人文价值,仅就树木本身而言,作为本土树种,其枝叶密实、四季常青,对北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具有良好适应性。长期以来,圆柏都是改善北方城市冬日景观的“功臣”,同时兼具净化空气、减少噪声、保持水土等重要作用。

近年来,根据环境变化带来的新问题与广大市民的呼声,《北京市主要林木目录》进行了多次修订,刺柏属(含圆柏属)已被删除。但必须看到,树木生长需要漫长周期,几百万株的存量不可能短期完成替换。更何况,在北京,不同季节的花粉主角会发生变换,与榆树、柳树、杨树、柏树等常见树木的花粉相比,灰藜和葎草等草本植物的花粉过敏阳性率其实更高。花花草草,各类绿树,如果发现一种过敏原就要立刻灭掉,那“斩草除根”造成的恶劣生态影响,可能会远远超过花粉过敏带来的影响。

城市治理是一个不断正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随着精细化成为北京城市治理的主旋律,很多过去被忽视甚至“不值一提”的事项,如今成了重要议题。花粉问题的凸显,又一次提醒我们,治理视角还需不断缩小、聚焦。目前,北京城区公园及主要林区绿地正采用修剪花枝、洒水喷淋、地面湿化等措施,减少花粉飘散量。科研单位也在探索选育无粉或少花粉植物品种,从根源上降低花粉数量。

长远来看,户外经济蓬勃兴起,人们对环境的期待不仅是“看着很美”,还希望更加舒适。这需要我们在精准干预之外,有更多系统规划。比如,增强科普,让市民了解花粉扩散原理,学会有效防护;做好预报,提前标注花粉高浓度区域并推荐避让路线……说到底,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在共同努力下,花粉问题的影响将会慢慢得以降低。

在面对气候变化、环境变化等共同课题时,保持科学理性非常重要。尊重自然、合理优化,这是我们该有的态度。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花粉成“烟”呼唤更精细的治理

2025年04月02日 08:44   来源:北京日报   关末

入春升温以来,北京的花粉浓度一直备受关注,社交媒体上天坛圆柏在风过时“冒出”黄烟的视频也被刷爆。无论是否过敏,大家都希望了解花粉成“烟”该如何治理。

事实上,花粉成“烟”,早就是全球范围内一个不容小觑的公共卫生问题。这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气候变化。有研究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平均上升约1摄氏度,这让植物授粉时间提前,也使得花粉季持续延长。此外,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对植物的生长与花粉的产生有直接影响,一定程度提升了花粉的致敏性。对个人来说,开门见绿是赏心悦目的日常,但也意味着接触的植物物种越来越多。此前就有专家指出,“在适应这样的生活环境过程中,我们对花粉等无害物质,也产生了免疫反应。”

面对“冒烟”的树,有人说“都砍掉算了”,但从现实来看,这种要求未免有些情绪化了。就拿圆柏来说,且不谈“苍松翠柏”背后的人文价值,仅就树木本身而言,作为本土树种,其枝叶密实、四季常青,对北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具有良好适应性。长期以来,圆柏都是改善北方城市冬日景观的“功臣”,同时兼具净化空气、减少噪声、保持水土等重要作用。

近年来,根据环境变化带来的新问题与广大市民的呼声,《北京市主要林木目录》进行了多次修订,刺柏属(含圆柏属)已被删除。但必须看到,树木生长需要漫长周期,几百万株的存量不可能短期完成替换。更何况,在北京,不同季节的花粉主角会发生变换,与榆树、柳树、杨树、柏树等常见树木的花粉相比,灰藜和葎草等草本植物的花粉过敏阳性率其实更高。花花草草,各类绿树,如果发现一种过敏原就要立刻灭掉,那“斩草除根”造成的恶劣生态影响,可能会远远超过花粉过敏带来的影响。

城市治理是一个不断正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随着精细化成为北京城市治理的主旋律,很多过去被忽视甚至“不值一提”的事项,如今成了重要议题。花粉问题的凸显,又一次提醒我们,治理视角还需不断缩小、聚焦。目前,北京城区公园及主要林区绿地正采用修剪花枝、洒水喷淋、地面湿化等措施,减少花粉飘散量。科研单位也在探索选育无粉或少花粉植物品种,从根源上降低花粉数量。

长远来看,户外经济蓬勃兴起,人们对环境的期待不仅是“看着很美”,还希望更加舒适。这需要我们在精准干预之外,有更多系统规划。比如,增强科普,让市民了解花粉扩散原理,学会有效防护;做好预报,提前标注花粉高浓度区域并推荐避让路线……说到底,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在共同努力下,花粉问题的影响将会慢慢得以降低。

在面对气候变化、环境变化等共同课题时,保持科学理性非常重要。尊重自然、合理优化,这是我们该有的态度。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