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越来越普及,然而该由谁来安装、如何安装?4月1日起,《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对相关问题作出了回应。
严格划定摄像头的应用边界,社会上早有呼声。梳理近年来的相关案例,有人在自家门口装摄像头被邻居投诉,有人在理发店、饭店开直播惹恼顾客和路人,有教师用摄像头监控学生表现遭家长抵制,酒店针孔摄像头偷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监控画面中,公共安全与个人隐私往往紧密相连,因此,摄像头的安装使用应有明确规定。
《条例》区分场景,明确了安装摄像头等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的具体要求。在商贸中心、会展中心、旅游景区、医疗和教育机构等人员聚集场所,口岸、机场、铁路汽车客运站等交通枢纽,公共交通工具和高速服务区,其公共安全视频系统应由对相应场所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单位建设,安装图像采集设备的重点部位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指导确定,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安装。这就回答了网友的疑问,无论是教师、医生或是景区工作人员,私自安装摄像头都属于违规行为。
而在酒店客房、餐馆包间、宿舍内部、公共卫生间、浴室、母婴室、试衣间等公共场所中的隐私区域,禁止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及相关设施,这也符合公序良俗。《条例》还明确了一项界定标准,在其他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及相关设施,“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从这个角度看,在教室中使用摄像头监控学生学习状态,在经营类场所用摄像头开直播盈利等行为并不合适。换言之,即便不是使用摄像头,而是拿着手机开直播、拍摄顾客或是学生,也有侵犯隐私权和肖像权的风险,应事先征求当事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