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朝阳区一起火灾背后的真相令人揪心。44岁女子张某在路口未做任何安全防护措施,冒风烧纸祈福,虽然口中默念着“平安健康”,最终却导致纸钱残火引发火灾,9辆车中,7辆被烧毁、2辆受烧损,而当事人也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面临刑事责任。这一事件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在现代社会,明火祈福的传统未尝不可,但要在有防护措施空旷的地方进行,自身有安全意识才是最大的“护身符”。(4月1日 《北京日报》)
烧纸祈福是当事人为求内心慰藉的自发行为。其背后是我国长久传承下来的传统风俗。在一些人的观念中,烧纸祭祖、祈福是传承多年的传统,承载着思念、期许等情感。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环境、生活习惯、建筑格局都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中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口和财产高度密集,随意烧纸的行为极易引发火灾,从而威胁公共安全。传统习俗的传承不能脱离对现实安全的考量,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更要学会与时俱进,用与现代安全规范相恰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寄托愿望。
该事件同时暴露出部分人安全意识的淡薄。火灾的发生并非突如其来,有风的天气、干燥的环境,都增加了火灾风险发生系数。张某在烧纸时,只遵从内心心愿却完全忽视了这些潜在因素可能造成的危险。安全意识的匮乏,让她将自己、他人及财产置于危险之中。安全意识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对生命安全和财产负责的态度。它要求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提前预估风险,不能心存侥幸。人们将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有效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