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其中包括宁陵县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县政府原副县长王东霞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问题。
在通报中,王东霞问题多多,让人最为印象深刻的,恐怕还是“刷白墙”——2019年至2021年间,为应付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检查,王东霞“大手一挥”,花费财政资金249.62万元打造“经典观摩路线”,对沿线21个行政村共计40多万平方米墙体喷漆刷白。
事实上,近年来因为“刷白墙”而丢掉乌纱帽的官员不在少数。比如,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阜阳市原市委书记李平是迄今为止因此丢官级别最高的官员。
为何总有落马官员“爱刷墙”?我们不妨给他们找找“理由”——
一者“简单”。俗话说“一白遮百丑”,要想快速改变村容村貌,集中“刷白墙”无疑是个立竿见影的方法。既不用费尽心思,又可以向上交差,刷个白墙,有手就行。
二者“便宜”。相比于3亿多元的巨型关公像、1.9亿元的“鲤鱼跃龙门”,区区数百万元的刷墙费,相对“低调”得多,可效果却不一定比它们差(如王东霞刷完墙后就从镇党委书记升任副县长),“花小钱应付检查、出了政绩”。
三者“迷惑”。正如所有面子工程都具备一定迷惑性,一句“这墙刷了总比没刷强吧”,可能就会让当事人心安理得、自以为然。
理由看似不少,其实都站不住脚。所谓“简单”,实则逃避;看似“便宜”,实则未必;而“迷惑”更是自欺欺人,说白了,不过是为扭曲的政绩观找个借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