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纷繁复杂的数据工作,国家数据局将2025年明确为数据工作的改革攻坚年。”3月24日,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国家数据局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持续增加数据供给,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赋能千行百业,打造包容开放的创新环境。
为期两天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已经落下帷幕。本届年会,要说最受聚焦、最“出风头”的话题,人工智能无疑名列其中。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无论会场内还是会场外,人工智能都是大家绕不开的话题。而在去年年会上,人工智能也是热点话题,但今年由于我国人工智能持续发展、取得了堪称现象级的亮点,显然更受关注。
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离不开算法、算力、数据的协同创新,这也是“标配”。如何更好地以高质量数据促进人工智能发展?对此,刘烈宏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分别是:持续推进基础制度供给、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供给、持续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数据领域国际合作深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人工智能+”通过赋能千行百业,有望带来万千气象。但要看到,这个“+”,并非一加就能无缝对接,也非一加就能产生化学反应。
“人工智能+”行动到哪里,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和推广就要到哪里。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离不了大模型建设,离不了高质量数据集。大规模、高质量、多样化的数据集是大模型性能突破、落地应用的核心,这是行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