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境中,“PUA”是一种通过言语打压、行为否定和精神控制等手段对他人进行情感操纵的行为,在亲密关系中备受诟病,且有多起负面案件与之相关。而最近,部分企业的奇葩规定冲上热搜,被网友统称为“职场PUA”“新型PUA”,引发广泛争议。
这些奇葩规定被称为“PUA”,正是因为同样有着行为否定、精神控制等色彩。比如,有媒体曝光以“盛和塾”为代表的培训模式,通过早读打卡、封闭培训、强制感恩等方式对员工实施驯化,灌输所谓企业文化、奋斗精神。这看似起到了一定效果,“有员工感动流泪、也有人拥抱老板”,实则占用了正常的工作和休息时间,迫使员工加班加点,企业效益并未提升,更有不少老员工抗议或是辞职。
“职场PUA”,不只近年来引发争议的“盛和塾”。此前,有公司要求员工“围绕年终大会董事长讲话”写心得,超出或不足字数,每字罚款五元;有企业规定员工“限期结婚”,去厕所要携带离岗证,实则侵犯劳动者尊严与合法权益;有些老板热衷于学某位企业家的成功哲学,不仅自己学,还硬要拉着员工一起学,美其名曰“统一思想”。当企业丢掉了主责主业,员工只是服从却没有真正认同,这样的企业自然留不住人心。
有人不禁要问:“我这也是为了员工好,学习提升、自我管理、团队协作,难道不是成功企业必需的品质吗?”事实上,这也落入了“PUA”的话术陷阱,表面上空谈“为了你好”,实则是为了满足其控制欲,确保下属的绝对服从。从网络上众多“打工人”的心声出发,许多人更关心“薪水有没有涨”“加班有没有变多”“在工作中是否实现了个人价值”,若现实的困境未能解决,口头上的好又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