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日,夜幕下,红蓝交织的天开高教科创园LOGO格外醒目,从一片闲置近十年的“城市伤疤”到吸引超1300家创新型企业汇聚的科创“新地标”,开园不到两年,这里因“盘”而“活”。
天开高教科创园所处的“天津科技广场”曾因企业资金链断裂“烂尾”。两年前,政府、国企牵头,通过企业自筹、专项贷款等方式,解决盘活所需资金,如期完成改造提升,引入科技成果和服务团队,让空置楼宇变身科创热土。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五个必须统筹”,为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其中之一,就是“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当前,“盘活存量”是抓好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但不少地方面临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放缓、产出贡献下降、产业空心化等问题。
发展应有辩证眼光。这些存量资产中,既有闲置多年的老旧厂房,也有经营不善的商业楼宇,还有多年未处置的零散地块等,看似是“包袱”,实则蕴含着发展的动能。
作为曾经的中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之一,始建于1951年的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因产业搬迁长期闲置,现已重启更新,定位为“都市产业公园”,入选自然资源部编制印发的《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第一批典型案例》。位于天津市河西区的天津美术印刷厂,10多年前因业务转型人去厂空,如今摇身变为数字出版产业聚集地,实现“重返青春”。
放眼全国,各地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优化完善存量资产盘活方式,持续推出支持政策,因地制宜开展盘活存量工作,下出了落子“活局”的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