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锡纸上的建议
【事件】去年9月,《湖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湖南湘乡80多岁的陈俊清得知这一消息时,已经接近意见征求的截止日期。情急之下,他抽出烟盒中的锡纸,在背面写下了自己的建议,并将这张纸条递给工作人员。建议最终被湖南省立法机关采纳,吸收到了新修订的条例中。目前,这张锡纸的原件已经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湖南实践展”收藏。
【点评】
锡纸虽小,却寄托民生之大;建议虽短,却承载民意之重。锡纸上的建议被纳入法规条文,是对社会关切的务实回应,也是尊重民意的鲜活体现。
“食品安全很重要,现在外面很多小作坊小摊贩都不注重卫生,而我的孙子天天吃这些东西。我觉得在法律方面,一定要重视关注。”朴素的话语,诉说着一名老人真切的期盼,传递着冒热气的基层“民声”。百姓日常的大实话、心上事,转化为立法中的可行之策,给了陈俊清老人满满的获得感,也传递着温暖的踏实感。从衣食住行到急难愁盼,立法的过程就是代表人民意志、表达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的过程,中国式民主是真正沾泥土、带露珠、接地气的民主。
人大立法,基层的声音能被听到吗?答案是肯定的。无论专家学者还是普通居民,无论精致排版还是仓促手写,只要是人民的声音,哪怕写在小锡纸上,也会受重视、有回应。开门立法,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开建言渠道,也拓展了立法质量的提升空间。正是因为广泛听取和充分吸收基层意见,立法工作才能更精准地体现民意、汇集民声。陈俊清老人的故事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