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都是番茄!”131个参赛样品,按照果型大小分组,每组样品统一摆放,展示果型和色泽,还有切好的样品供人品尝。
3月中旬,天津武清区黄花店镇甄营村幸福大院,第二届天津(武清)“番茄擂台赛”好不热闹。在这里,68家农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参赛,农业专家当评委,社会各界人士均可投票,按照外观形态、口感风味、绿色安全等标准,最终评出擂主奖等各类奖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林下经济,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办好农产品“擂台赛”,大有可为。
赛出提升品质的动力。想拿奖,就得高品质。“擂台赛”有公开、公平、公正的评比机制,能够有效激发种植户积极性,让其把精力用在提升农产品品质上。一位种植大户去年参赛抱憾而归,却激发了斗志:“今年阳光足,果实的甜度上来了,在管理上也用了心,有信心能拿个名次。”发挥“擂台赛”激励作用,引导种植户用心用力搞农业标准化和科学化种植,有利于推动农产品生产进一步提质。
赛出推广品牌的路径。“擂台赛”并非单纯展示产品,也不只图个红火热闹,可以扩大当地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比如,作为天津打造“津农精品”的具体行动,武清“擂台赛”主题为“‘柿’不可挡,津彩绽放”。在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炒茶王大赛”提升了龙井茶的品牌价值,帮助茶农和茶企拓宽了销售渠道。农产品是讲究好山好水的,打造地理标志品牌有天然优势。通过参加“擂台赛”,相关产品不仅能提升口碑,还能借助赛事的传播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