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据报道,持续两个小时的“双普”通话中,就俄乌冲突,双方在能源基础设施停火、战俘交换等问题上达成初步共识,并同意就全面停火和永久和平展开技术谈判。
对于这次通话,美俄双方都给予了充分而积极的评价。众所周知,作为“性情中人”,特朗普毫不掩饰个人对于普京的欣赏,甚至那句“找对象就要找一个像特朗普看普京一样看你的人”,俨然成了西方社会流行的一个梗。这一次,是特朗普此番上任短短两个月来的第二次“双普”通话。克宫与白宫相互走近,对下一步局势有何影响,俄乌冲突的谈判桌将发生什么变化?“富有成效”的声明背后,战略博弈暗流涌动。
俄乌冲突爆发三年来,美俄双方一直在“停火”与“断援”之间反复拉扯,甚至一度剑拔弩张。今年白宫“易主”,美国各方面政策取向大逆转大翻盘,对俄战略变得亲近。但审慎观察,背后逻辑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以此次通话为例,双方表面积极合作,实则各怀心思。俄方展现了姿态,表示愿意解决冲突,但其设置的前提之一是,“全面停止向基辅提供外国军事援助和情报信息”。这表明俄仍坚持最初的要求,即乌克兰必须“非军事化”,而乌克兰几乎不可能接受这一点。再看停火,也并非如之前盛传的那般“为期30天的停火”,范围仅限于停止对能源基础设施的打击。至于战俘交换,拜登政府时期双方也曾进行过,当时并未伴随任何停火谈判。有观察人士对比两国官方声明的重叠之处指出,这份停火协议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