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识为成长系好安全带

2025-03-17 06:49 来源:人民日报

  【人物】9岁女孩崔思萌

  【故事】近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的崔思萌和5岁的弟弟突遇家中起火。她根据所学的消防安全知识,立即断开家中电源,快速拨打报警电话、准确报告地址信息,并带弟弟走楼梯至安全区域,成功脱险。崔思萌的果断和勇敢不仅挽救了自己与家人的生命,还避免了火情的蔓延。为树立良好榜样,消防救援部门特别为她颁发“消防安全小英雄”奖状。

  【点评】

  沙发在燃烧,泼上一盆水也不见效,火势反而越来越大。家中没有成年人,身旁是号啕大哭的弟弟,9岁的小姑娘崔思萌成了危险来临时的“小当家”。灼人的热浪扑面而来,她虽然害怕,但“尽量克制自己不要哭,也安慰弟弟不要哭”。她很快镇定下来,立即断电并拨打119报警电话求助。电话中,她的表述简洁、清晰,救援人员很快抵达起火现场,化解了火情。

  遇到险情时,正确的处置能争取更多救援时间。灾难考验的不仅是当事人的知识储备,更是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的能力。断电处理阻断二次灾害、及时报警准确报告位置、楼梯逃生防止电梯故障风险,崔思萌的做法被救援人员点赞为“教科书式”自救,是安全教育从知识到正确实践的成功范例,也为全社会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

  安全无小事,安全教育需常抓不懈。当下,全社会对青少年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近年来因溺水、交通事故、火灾等造成青少年伤亡的事件仍时有发生。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帮孩子提升自救自护能力,不仅关乎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青少年安全教育,学校是重要阵地。崔思萌临危不乱,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从学校学到的消防安全知识。前不久的开学季,许多地方的“开学第一课”以安全教育为主题。上海市普陀区学生借助VR眼镜体验真实火灾场景,学习逃生技巧;广东省多地消防救援人员手把手教青少年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工具;四川省绵阳市部分学生走进青少年安防体验馆,在趣味互动中学知识、长本领……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也纷纷走进学校,利用新科技、新手段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生动、直观、富有趣味性的安全教育,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提升应对突发事故的心理素质和自救能力,不让安全手册成为书架上的“摆设”。

  在学校之外,青少年安全教育还需要家庭、社会多方联动。家庭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家长以身作则,把安全意识融入家庭教育全过程,有关部门和媒体创新传播手段、加强重要时间节点和重点场景的安全教育科普,才能以更大合力把好“安全闸”。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崔思萌的“教科书式”自救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突发事件的“第一响应人”。期待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每一个人都能具备识别安全风险、应对紧急情况的基本素养,共同筑牢平安社会的根基。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用知识为成长系好安全带

2025年03月17日 06:49   来源:人民日报   张驰

  【人物】9岁女孩崔思萌

  【故事】近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的崔思萌和5岁的弟弟突遇家中起火。她根据所学的消防安全知识,立即断开家中电源,快速拨打报警电话、准确报告地址信息,并带弟弟走楼梯至安全区域,成功脱险。崔思萌的果断和勇敢不仅挽救了自己与家人的生命,还避免了火情的蔓延。为树立良好榜样,消防救援部门特别为她颁发“消防安全小英雄”奖状。

  【点评】

  沙发在燃烧,泼上一盆水也不见效,火势反而越来越大。家中没有成年人,身旁是号啕大哭的弟弟,9岁的小姑娘崔思萌成了危险来临时的“小当家”。灼人的热浪扑面而来,她虽然害怕,但“尽量克制自己不要哭,也安慰弟弟不要哭”。她很快镇定下来,立即断电并拨打119报警电话求助。电话中,她的表述简洁、清晰,救援人员很快抵达起火现场,化解了火情。

  遇到险情时,正确的处置能争取更多救援时间。灾难考验的不仅是当事人的知识储备,更是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的能力。断电处理阻断二次灾害、及时报警准确报告位置、楼梯逃生防止电梯故障风险,崔思萌的做法被救援人员点赞为“教科书式”自救,是安全教育从知识到正确实践的成功范例,也为全社会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

  安全无小事,安全教育需常抓不懈。当下,全社会对青少年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近年来因溺水、交通事故、火灾等造成青少年伤亡的事件仍时有发生。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帮孩子提升自救自护能力,不仅关乎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青少年安全教育,学校是重要阵地。崔思萌临危不乱,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从学校学到的消防安全知识。前不久的开学季,许多地方的“开学第一课”以安全教育为主题。上海市普陀区学生借助VR眼镜体验真实火灾场景,学习逃生技巧;广东省多地消防救援人员手把手教青少年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工具;四川省绵阳市部分学生走进青少年安防体验馆,在趣味互动中学知识、长本领……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也纷纷走进学校,利用新科技、新手段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生动、直观、富有趣味性的安全教育,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提升应对突发事故的心理素质和自救能力,不让安全手册成为书架上的“摆设”。

  在学校之外,青少年安全教育还需要家庭、社会多方联动。家庭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家长以身作则,把安全意识融入家庭教育全过程,有关部门和媒体创新传播手段、加强重要时间节点和重点场景的安全教育科普,才能以更大合力把好“安全闸”。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崔思萌的“教科书式”自救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突发事件的“第一响应人”。期待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每一个人都能具备识别安全风险、应对紧急情况的基本素养,共同筑牢平安社会的根基。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