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刘国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对畸形饭圈文化表态,明确表示将坚决抵制和严厉打击,并点出了“跟踪骚扰、恶意造谣、赛场攻击”三类典型情况。(3月7日 中国新闻周刊)
在新媒体时代,“饭圈”文化是一种新形态的青年亚文化。它是指青年群体以偶像崇拜为纽带,凭借互联网社交平台等新媒体环境所形成的组织化的文化现象,具有低龄化、商业化、全球化等新的时代特征。近年来,随着体育项目不断商业化,“饭圈”文化也悄然进入了体育领域。出现了如运动员隐私泄露、代拍、网络互撕、谣言攻击等畸形饭圈文化,体育主管部门也陆续出手整治相关乱象。但值得思考的是,畸形“饭圈”乱象的根源或许并不在粉丝球迷本身,“饭圈”也并非是一顶可以随意扣上的帽子,它不应成为不加甄别、什么都往里装的容器。
首先,治理畸形“饭圈”文化,要警惕“一刀切”的污名化倾向,拒绝“帽子化”,需区分理性球迷和极端粉丝群体。真正的体育迷与畸形饭圈文化截然不同。健康理想的球迷是着眼于竞技比赛,被运动员的竞技体育精神所吸引并不断学习,尊重运动员,跟随运动员开始学习并热爱相关竞技项目;而极端饭圈则以控制、占有甚至伤害为手段,本质是在制造幻象、鼓吹欲望和商业利益驱动下的异化产物。刘国梁也提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采取更大力度,准确辨别、甄别这些畸形饭圈文化。若将所有粉丝球迷简单归类为“饭圈”,泛化“饭圈”,用“饭圈”掩盖所有问题,以小放大,既误伤理性支持者,也模糊了治理焦点。管理部门应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区分正常支持与越界行为,保护运动员的同时,维护正常体育迷的合理表达空间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