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记者会上花了7分钟谈体重管理。“国家喊你减肥”一时成为热门话题。
在多数人眼里,体重异常是个人的事,何至于拿到全国两会来说?但从国家视角,国民体重异常真不是小事。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版)》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达到34.3%和16.4%,居民肥胖率呈上升趋势。体重管理早已超越个人审美,成为关乎全民健康的公共卫生课题。
体重超标,首先是对自身健康发出警示。体重异常容易引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甚至一部分癌症也与体重异常有关。生活日益改善,居民寿命日益延长,但好日子和长寿不代表健康,只有把体重管理好、把慢性病遏制住,才是高质量的生活。此外,体重异常会增加许多看不见的社会成本,如医疗费用高企、生产能力降低等,这些害处既影响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也或多或少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近年来,健康中国战略正在稳步实施。为减少“小胖墩”,去年教育部等联合发布方案,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为减少“将军肚”,去年国家卫健委等16部门启动体重管理年行动,旨在提升全民健康管理意识和技能,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改善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从“治已病”到“治未病”,都是为了从源头上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必须指出的是,体重管理不等同于单纯的减肥,而是侧重科学管理。科学管理体重,首先要有健康的体重观。雷海潮透露,将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为受体重问题困扰的居民提供良好的专业咨询环境和平台;聘请奥运冠军当体重管理的社会宣传员、呼吁更多的宾馆酒店在房间里配备体重秤。此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政府、社区、用人单位等需要形成合力,健康食堂、全民体育活动等硬件需要跟得上,才能有条件将体重管理行动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