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科技进步巨大、产业创新成果颇丰、科技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促进创新发展关键要加快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政策环境,而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要处理好三个重要关系。
要在科技创新体制环境建设上处理好继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和重视优化科学发展大环境之间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了一系列支持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改革创新政策,包括扩大高校研究机构自主权、落实研究人员科技成果股权期权分红激励等,大大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与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相比,尤其是与加强从0到1的基础科研要求相比,我们的科学研究发展大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一方面,要围绕破解“钱学森之问”,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优化我国的人才成长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形成与科学研究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环境。随着我国科技创新从技术追赶向前沿创新转变,科研不确定性不断增强,传统的强调计划时间控制、过程控制、结果控制的管理方式与前沿创新、技术创新、技术研究的规律特点不相适应,很容易导致科研人员追求“短平快”,难以真正做到潜心钻研,不利于科技长期发展和取得重大创新成果,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营造一个良好的科学发展、科学研究的大环境。
充分利用好市场的力量,处理好新型举国体制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