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的目标,与2024年目标保持一致。在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的背景下,将就业目标继续明确为“1200万人以上”,体现出加大力度稳就业惠民生的鲜明导向。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2024年,我国将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由“1200万人左右”升级为“1200万人以上”,最终完成1256万人,连续4年保持在1200万人以上,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今年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规模进一步增加,仅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就将达到122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就业总量压力巨大的同时,“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凸显,人口老龄化、经济数字化转型等对就业的影响也在逐步加深。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业依然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从促进青年群体充分就业到尽快遏制“35岁就业歧视现象”,从加强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到打造“AI就业友好型社会”……代表委员们热议就业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各类资金资源统筹支持力度,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把经济蛋糕做大,把就业蛋糕做大。据测算,我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带动200多万人就业。今年我国将增速目标设定为5%左右,其中就隐含着对就业目标的考量。我国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在增强,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创造新就业形态,这些都将为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支撑。宏观政策上,加强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调联动,将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