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写诗,低于创造高于平庸

2025-02-27 07:05 来源:光明网

  有媒体报道,被誉为诗歌第一刊的《诗刊》,其副主编霍俊明在朋友圈发布“告诗人”声明,对AI诗歌投稿发出警告。无独有偶,创刊20年的诗歌刊物《青春诗刊》也在官方微信号发文《那些用AI写作投稿的人,你要点X脸吧!》,怒斥用AI写作的投稿者,并表示将建立黑名单机制。

  AI写诗与人类写诗,孰优孰劣?笔者分别将这个问题抛向了一位诗人朋友和Deepseek。

  诗人的回答很简洁,也很自信:AI写诗,将像上涨的海平面,把人类逼到一个个艺术的孤岛上,只有在山顶上的人才能活下来。

  Deepseek的回答,则十分周全:AI写诗与人类诗人的创作在多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两者各有优劣,无法简单断言孰优孰劣。AI的优势在于数据驱动,通过学习海量诗歌文本,能快速模仿不同风格,甚至进行融合跨时代、跨文化的表达,并能生成反常规的词汇组合,打破语法惯例,带来意外的新鲜感,几分钟内生成数百首诗歌的速度将远超过人类速度。而高质量的人类创作的优势在于有着明确的情感动机和精准的语言控制力,其情感“在场”性、对文化背景的深切把握是无法经历生老病死、爱恨别离的AI无法比拟的。

  诗歌,是语言的暴动,也是情感的炼金术,考验的是诗人的想象力、意境、思想深度和文字表达,承载着文明的集体记忆与个体觉醒,甚至在极权社会中成为抵抗的工具——“玫瑰是红的,紫罗兰是蓝的,糖是甜的,你也是”,辛波丝卡的诗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喜悦,打通了私人化表达的空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的诗不仅抒发了一代人的心声,也寄托了一代人的理想与志向;“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狄金森的诗句道尽欲望与存在的悖论……最优秀的诗歌能把个体瞬间的震颤,无论是爱、孤独、绝望、狂喜,都提炼成跨越时空的普遍经验,而目前的AI诗作,即便乍一看像模像样,但都只是规则下文字的游戏。

  真正的艺术创作,不是集大成而是择优,是从0到1,从无到有。随着AI不断的进化,我们也许会看到,大多数诗人都将败给AI,因为AI有比一般人强大得多的数据库和算力。但这两者,也永远无法涵盖有创造力的诗人包括艺术家的“下一个”作品。而所谓“下一个”作品,就是人类还没有写出来的“杰作”。只有等“下一个”作品出现之后,才会进入AI数据库和算力。换句话说,看似新颖的AI诗歌,本质只是语料的重新排列,永远无法追问“为何写诗”,其创作永远在人类设定的框架内,也无法主动打破规则。这就是AI可以打败大多数平庸,却无法打败有创造力的艺术家的原因。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AI写诗,低于创造高于平庸

2025年02月27日 07:05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

  有媒体报道,被誉为诗歌第一刊的《诗刊》,其副主编霍俊明在朋友圈发布“告诗人”声明,对AI诗歌投稿发出警告。无独有偶,创刊20年的诗歌刊物《青春诗刊》也在官方微信号发文《那些用AI写作投稿的人,你要点X脸吧!》,怒斥用AI写作的投稿者,并表示将建立黑名单机制。

  AI写诗与人类写诗,孰优孰劣?笔者分别将这个问题抛向了一位诗人朋友和Deepseek。

  诗人的回答很简洁,也很自信:AI写诗,将像上涨的海平面,把人类逼到一个个艺术的孤岛上,只有在山顶上的人才能活下来。

  Deepseek的回答,则十分周全:AI写诗与人类诗人的创作在多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两者各有优劣,无法简单断言孰优孰劣。AI的优势在于数据驱动,通过学习海量诗歌文本,能快速模仿不同风格,甚至进行融合跨时代、跨文化的表达,并能生成反常规的词汇组合,打破语法惯例,带来意外的新鲜感,几分钟内生成数百首诗歌的速度将远超过人类速度。而高质量的人类创作的优势在于有着明确的情感动机和精准的语言控制力,其情感“在场”性、对文化背景的深切把握是无法经历生老病死、爱恨别离的AI无法比拟的。

  诗歌,是语言的暴动,也是情感的炼金术,考验的是诗人的想象力、意境、思想深度和文字表达,承载着文明的集体记忆与个体觉醒,甚至在极权社会中成为抵抗的工具——“玫瑰是红的,紫罗兰是蓝的,糖是甜的,你也是”,辛波丝卡的诗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喜悦,打通了私人化表达的空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的诗不仅抒发了一代人的心声,也寄托了一代人的理想与志向;“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狄金森的诗句道尽欲望与存在的悖论……最优秀的诗歌能把个体瞬间的震颤,无论是爱、孤独、绝望、狂喜,都提炼成跨越时空的普遍经验,而目前的AI诗作,即便乍一看像模像样,但都只是规则下文字的游戏。

  真正的艺术创作,不是集大成而是择优,是从0到1,从无到有。随着AI不断的进化,我们也许会看到,大多数诗人都将败给AI,因为AI有比一般人强大得多的数据库和算力。但这两者,也永远无法涵盖有创造力的诗人包括艺术家的“下一个”作品。而所谓“下一个”作品,就是人类还没有写出来的“杰作”。只有等“下一个”作品出现之后,才会进入AI数据库和算力。换句话说,看似新颖的AI诗歌,本质只是语料的重新排列,永远无法追问“为何写诗”,其创作永远在人类设定的框架内,也无法主动打破规则。这就是AI可以打败大多数平庸,却无法打败有创造力的艺术家的原因。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