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材料“美颜”滤镜早该关了

2025-02-26 07:55 来源:广州日报

  准备材料、撰写材料、整理材料,是基层干部的工作内容之一。据媒体报道,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基层干部反映重复材料多、无用材料多,挤占了抓落实的精力和时间。(2月25日《人民日报》)

  在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文字材料承载着政策传达、工作指导、情况反馈、经验总结等多种功能,重要性可想而知。对于一些“笔杆子”而言,写材料也是一项政策性、思想性和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十分锻炼思考、总结、写作等能力。但凡事过犹不及,重复材料多、无用材料多,几乎成了这些年基层干部吐槽的“重灾区”。“五加二”“白加黑”“绞尽脑汁”“改到迷茫”,在一些基层调研中,也常常能听到一些“材子材女”大倒苦水。

  作为一个成天和文字打交道的人,我深知“笔杆子”写作之苦。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随手写一篇短评,从标题、结构到句式都免不了要细细打磨、认真考究一番,更别提那些篇幅堪比论文的工作报告了。无论是写领导讲话还是编文件、报告,必须让文章合辙押韵、对仗华丽、面面俱到、出新出彩,时不时还要寻章摘句,非得妙笔生花、落笔生辉不可;为了体现重视程度,明明是一两千字就能说清楚的事,非要穿靴戴帽、叠床架屋,写一堆“正确的废话”;更让人苦恼的是,有时自己手头的工作没完成还要接上级摊派起草初稿的任务,上面不满意还得回炉重造,上级反复提出改稿要求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当写材料朝着注水、僵化的方向发展,就容易变成影响干部担当作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拦路虎”。

  文风背后是作风,文牍主义盛行之根源,多半在于指挥棒和政绩观出了问题。在一些地方,对于不好量化考评的工作,考察重心依然在纸面材料上,看看材料表格、听听发言报告,而不是实地调研走访。这种流于浮光掠影的形式,也使得基层不得不争奇斗艳大搞文字宣传,基层干部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花在包装材料上。加之一些错误政绩观的影响,一些基层单位形成了这样的风气:工作落实不好,总结须写好;实干不出彩,汇报要精彩;巧借材料“说话”,妙用材料“邀功”……报纸一宣传、典型一树立,亮点出得快、政绩来得快,压在基层干部身上的任务量便呈几何级增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形式主义非一日之弊,从根子上减轻材料负担亦非一日之功,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去年出台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把“切实精简文件”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规定严控文件数量、提升文件质量、加强评估审查等,这有助于从源头“砍掉”不必要的会议材料,为基层减负赋能。对照文件要求,基层当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靠实绩说话,老老实实践行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实干重实效、精简文风,拧干材料里的形式主义水分。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基层材料“美颜”滤镜早该关了

2025年02月26日 07:55   来源:广州日报   付迎红

  准备材料、撰写材料、整理材料,是基层干部的工作内容之一。据媒体报道,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基层干部反映重复材料多、无用材料多,挤占了抓落实的精力和时间。(2月25日《人民日报》)

  在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文字材料承载着政策传达、工作指导、情况反馈、经验总结等多种功能,重要性可想而知。对于一些“笔杆子”而言,写材料也是一项政策性、思想性和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十分锻炼思考、总结、写作等能力。但凡事过犹不及,重复材料多、无用材料多,几乎成了这些年基层干部吐槽的“重灾区”。“五加二”“白加黑”“绞尽脑汁”“改到迷茫”,在一些基层调研中,也常常能听到一些“材子材女”大倒苦水。

  作为一个成天和文字打交道的人,我深知“笔杆子”写作之苦。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随手写一篇短评,从标题、结构到句式都免不了要细细打磨、认真考究一番,更别提那些篇幅堪比论文的工作报告了。无论是写领导讲话还是编文件、报告,必须让文章合辙押韵、对仗华丽、面面俱到、出新出彩,时不时还要寻章摘句,非得妙笔生花、落笔生辉不可;为了体现重视程度,明明是一两千字就能说清楚的事,非要穿靴戴帽、叠床架屋,写一堆“正确的废话”;更让人苦恼的是,有时自己手头的工作没完成还要接上级摊派起草初稿的任务,上面不满意还得回炉重造,上级反复提出改稿要求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当写材料朝着注水、僵化的方向发展,就容易变成影响干部担当作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拦路虎”。

  文风背后是作风,文牍主义盛行之根源,多半在于指挥棒和政绩观出了问题。在一些地方,对于不好量化考评的工作,考察重心依然在纸面材料上,看看材料表格、听听发言报告,而不是实地调研走访。这种流于浮光掠影的形式,也使得基层不得不争奇斗艳大搞文字宣传,基层干部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花在包装材料上。加之一些错误政绩观的影响,一些基层单位形成了这样的风气:工作落实不好,总结须写好;实干不出彩,汇报要精彩;巧借材料“说话”,妙用材料“邀功”……报纸一宣传、典型一树立,亮点出得快、政绩来得快,压在基层干部身上的任务量便呈几何级增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形式主义非一日之弊,从根子上减轻材料负担亦非一日之功,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去年出台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把“切实精简文件”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规定严控文件数量、提升文件质量、加强评估审查等,这有助于从源头“砍掉”不必要的会议材料,为基层减负赋能。对照文件要求,基层当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靠实绩说话,老老实实践行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实干重实效、精简文风,拧干材料里的形式主义水分。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