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贵州遵义,红色文化的跃动总是让人心潮澎湃、思绪满怀。
一场剧,回望峥嵘岁月。从湘江血战到遵义会议,再到四渡赤水、智取贵阳……全景沉浸式演出《伟大转折》,将宏大的历史时刻“融”进舞台,通过巨幕油画、战场硝烟、环绕音效等,让观众“亲历”那段红色历史的惊心动魄。
一棵树,守望永恒信念。遵义会议会址,游人如织。当年召开会议的二层小楼东侧,那棵苍劲挺拔的槐树,牢牢牵引着人们的目光。历经风雨洗礼,阅尽沧桑变化,当年的小槐树早已顶天立地,成为见证伟大转折的“活文物”。令人感怀的是,槐树另发新枝,与老枝逐渐形成了一个“V”字,人们亲切地称之为“胜利树”。
“胜利”,正是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壮阔历程的一个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强调“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如今,置身当年会场,看着漆色斑驳的木桌和木边藤心靠背椅,仿佛能听见历史的隆隆巨响。把目光拉回现实,遵义会议精神所蕴含的志气骨气、思想方法、精神气魄,正在广袤大地上激荡起跟着党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
在发展征途中,处处都是“无声的战场”,战胜困难既是物质角力更是精神对垒。在遵义,一个人,一道渠,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精神所迸发的巨大力量。“当代愚公”黄大发,不等不靠,带领村民一锤锤凿、一钎钎撬,历时36年,开凿出一条绕三座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生命渠”,让村子彻底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