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一些诈骗分子又蠢蠢欲动了。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近日发布2025年第1号预警,提示广大助学贷款学生警惕“助学贷款还款”骗局。
预警称,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教育部门或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的工作人员,以帮助助学贷款借款人办理还款为由,通过共享手机屏幕获取验证码、窃取账户密码、引导向第三方账户转账等方式骗取借款人钱财。
助学贷款是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性贷款,一般利率较低,还款期限较长,目的是消除家庭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求学成才。这本是一项暖心工程,却被某些不法分子盯上,成为他们实施诈骗的目标,委实令人气愤。
学生的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对于教育部门或银行的工作人员往往比较信任,对于诈骗的警惕性相对较低。他们是社会防诈反诈的相对“薄弱点”。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假扮成学校老师或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学校要求”“国家政策变化”等借口,骗取隐私信息,攫取学生钱财。
例如,江苏海安通报一起警情,有诈骗分子以“学生资助中心吴老师”的身份潜入到学生助学贷款QQ群,声称可以申请提前还款,诱导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共享屏幕操作银行卡相关信息。一名学生信以为真,险些被骗。
对此,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示,教育部门或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的工作人员不会通过共享手机屏幕等方式帮助借款人进行任何贷款操作,也不会向借款人索要账户验证码或密码,请务必通过官方正规渠道进行还款。
近年来,围绕助学贷款的骗局层出不穷,这类骗局之所以能得逞,一个重要原因是诈骗分子往往事先从非法渠道获得了受害人的个人信息,进而实施精准诈骗。准确的个人信息让受害人放松警惕,误以为对方真是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从而积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