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许多乡村旅游景点成为游客出行游玩的首选。如陕西礼泉县袁家村以乡村旅游为契机,将关中小吃这块金字招牌擦亮,综合收入1.8亿余元,稳居该省景区接待游客人次数榜首。游客品美食、看表演,沉浸式体验关中文化。这种乡村“味道”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文化、生态和情感的融合。
“乡土味”“原生态”“乡村气息”等特点是乡村旅游最能打动游客的元素。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饮食,它不仅是一种味觉享受,更是饮食文化的传承。以味道为发力点的乡村旅游,要用好地方特色美食这个抓手,在美食品质和服务上多下功夫,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乡土文化的魅力。例如,浙江安吉的竹林鸡、贵州苗家的酸汤鱼、安徽皖南的臭鳜鱼、云南的过桥米线等,都可以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重要卖点。
乡村旅游的味道,还来自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文化上的味道,需要让乡村更有故事体验感。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提出培育壮大乡村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提升乡村旅游质量效益。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文化历史、人文故事,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要立足乡情、因村施策,让游客既能看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又能感受到乡村厚重的文化底蕴。
放眼广袤大地,在革命老区弘扬红色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展示民族文化,在古村落发展非遗文化,在东北地区弘扬冰雪文化,在草原地区展示牧业文化,在沿海沿河地区展示渔业文化,在特色种植区弘扬农耕文化等,都是因地制宜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讲好本土乡村故事。让乡村旅游的文化味道吸引更多游客,就是要将独具特色的乡土故事与乡村文化相结合,开发更多符合当代人口味、独具特色的文旅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