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磁力悟发展

2025-02-17 06:47 来源:人民日报

  小朋友玩磁力棒游戏,开始总是摆弄不好,直到发现了“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调整了其中几根,才搭起了漂亮的房子。

  由此联想到,一地要实现发展,就要集聚人才和资源,这也得遵循规律,顺势而为。既要增强引力,更要消除斥力,才能打牢发展大厦的根基。

  体量越大,引力越大。如何做大体量,关键在成链成势。

  链式发展是现代产业的显著特点。安徽,池州造“智神星一号”液体运载火箭即将首飞。造火箭的企业为啥选择池州这个长江边上的小城?关键因素是当地有半导体等现代产业基础。半导体产业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自十几年前首家半导体企业落户,池州不断补链、延链,产业从无到有、从点到链,已集聚上下游企业130余户。而随着民营航天企业落户,商业航天的产业上下游企业,正在向池州聚集。

  一企带一链,一链联多链,产业“图谱”不断延展。优质资源总是互相吸引,沉下心来打造产业链条,才能不断吸纳生产要素,形成发展高地。

  斥力即使很小也不可小视,因为它会卸力。对待发展中遇到的阻力因素,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坚决予以去除。

  中小企业拿地难是共性问题。在浙江温州,以前不同县域的供地标准不统一、过程不透明,出现土地资源错配等问题。为了让供地更透明高效,温州推出“数据得地”机制,企业申请、数据比对、无感审批、优化配置。企业啥感受?“不找书记亮数据、不找市长找市场”。

  改革,改好了营商环境,改出了发展空间,也改足了发展信心。发展热潮总是因“新”涌动,通过深化改革,解难点、疏堵点、破藩篱,减少斥力才能跑出加速度。

  实践证明,以链式思维促发展,以改革之钥解难题,不断蓄积发展动能,就能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中国双向投资报告2024》显示,双向投资量稳质升,中国依然是全球最佳投资目的地之一。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正是引力持续增强、斥力不断削弱的过程。

  一方面,发展向好向新,“块头”更大、“筋骨”更强,为世界提供了更多机遇,中国市场的磁吸力日益增强;另一方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制造业准入全面放开,自贸区形成“雁阵效应”,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向外开放促进向内改革,持续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从外籍科研人员来华逐梦,到海外人才实现“回流”,身在其中的人,会说“有一股子向心力”;投身其中的人,感慨“在对的时间来到对的地点”。良好的创新生态,正让中国成为人才高地。以改革之力、开放之姿、创新之态引领发展,就能不断增强吸引力、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

  人心在凝聚,力量在集聚,希望正升腾。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借磁力悟发展

2025年02月17日 06:47   来源:人民日报   李洪兴

  小朋友玩磁力棒游戏,开始总是摆弄不好,直到发现了“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调整了其中几根,才搭起了漂亮的房子。

  由此联想到,一地要实现发展,就要集聚人才和资源,这也得遵循规律,顺势而为。既要增强引力,更要消除斥力,才能打牢发展大厦的根基。

  体量越大,引力越大。如何做大体量,关键在成链成势。

  链式发展是现代产业的显著特点。安徽,池州造“智神星一号”液体运载火箭即将首飞。造火箭的企业为啥选择池州这个长江边上的小城?关键因素是当地有半导体等现代产业基础。半导体产业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自十几年前首家半导体企业落户,池州不断补链、延链,产业从无到有、从点到链,已集聚上下游企业130余户。而随着民营航天企业落户,商业航天的产业上下游企业,正在向池州聚集。

  一企带一链,一链联多链,产业“图谱”不断延展。优质资源总是互相吸引,沉下心来打造产业链条,才能不断吸纳生产要素,形成发展高地。

  斥力即使很小也不可小视,因为它会卸力。对待发展中遇到的阻力因素,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坚决予以去除。

  中小企业拿地难是共性问题。在浙江温州,以前不同县域的供地标准不统一、过程不透明,出现土地资源错配等问题。为了让供地更透明高效,温州推出“数据得地”机制,企业申请、数据比对、无感审批、优化配置。企业啥感受?“不找书记亮数据、不找市长找市场”。

  改革,改好了营商环境,改出了发展空间,也改足了发展信心。发展热潮总是因“新”涌动,通过深化改革,解难点、疏堵点、破藩篱,减少斥力才能跑出加速度。

  实践证明,以链式思维促发展,以改革之钥解难题,不断蓄积发展动能,就能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中国双向投资报告2024》显示,双向投资量稳质升,中国依然是全球最佳投资目的地之一。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正是引力持续增强、斥力不断削弱的过程。

  一方面,发展向好向新,“块头”更大、“筋骨”更强,为世界提供了更多机遇,中国市场的磁吸力日益增强;另一方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制造业准入全面放开,自贸区形成“雁阵效应”,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向外开放促进向内改革,持续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从外籍科研人员来华逐梦,到海外人才实现“回流”,身在其中的人,会说“有一股子向心力”;投身其中的人,感慨“在对的时间来到对的地点”。良好的创新生态,正让中国成为人才高地。以改革之力、开放之姿、创新之态引领发展,就能不断增强吸引力、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

  人心在凝聚,力量在集聚,希望正升腾。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