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发布《2025年事业引才博士公开引进公告》,公告中的岗位计划表提到,年龄要求为28周岁及以下,优秀的可放宽至30周岁及以下。此年龄要求引起热议,有网友认为,28周岁的限制过于苛刻。2月11日,望城区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回应,招聘年龄可放宽到30岁,如果应聘者年龄在28至30周岁之间也可以正常报名,需要把获奖经历填写在报名材料中。
有网友计算,目前,普通本科生毕业年龄在22岁左右,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时年龄已达到25岁,再经过4年的博士基本学习年限,顺利毕业时年龄普遍为29岁。也就是说,就算“一步不落”按时完成了学业,很可能也无法满足此次招聘设置的年龄门槛。
要知道,博士的学习进程本就充满不确定性,实验数据、论文发表等问题都可能导致毕业时间延后,而这些都不能成为一票否决毕业生的专业素养的因素。更何况,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各不相同,选择在基层积累工作经验后再返回校园提升学历的同样大有人在。直接将招聘线卡在28岁,甚至比此前饱受诟病的“35岁社死年龄”还要离奇——同样是设置年龄上限,后者好歹还留下了一些空间,前者则极限到了几乎只有天才和幸运儿才能入选的地步。
当地发布的公告显示,此次招聘笔试部分的考核方式为“撰写调研报告”,而招聘部门看上去却未经任何调研,以至于对人才发展的规律一无所知,随意地设下如此严苛的年龄门槛。这不禁让人想问,当地对研究生的学习节奏到底有没有基础的了解?就算真的招到了符合要求的人才,又如何让人相信他们能做好管理,让高层次人才在岗位上发挥所长?对于求职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就业歧视;而对政府部门来说,其人才队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治理的效能。如果招聘标准过于刻板,导致真正有能力的人才无法进入,最终受损的只会是地方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