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痛点”就是整治“靶点”

2025-02-07 06:59 来源:南方日报

  从临街店铺玻璃脏了要擦玻璃,到每周必须擦一次玻璃,再到每天都要擦一次玻璃,今年春晚小品《花架子》辛辣讽刺了基层工作时常面临的“层层加码”现象,引发广大观众强烈共鸣。

  虽是幽默十足的小品段子,在现实中却不乏原型。近年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成效进一步彰显,但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些老问题反复出现,改头换面。有的“文山会海”禁而不绝,上级“一言不合”制发文件,基层单位“原封不动”转发文件。有的“一刀切”惯性不减,春节期间就有一古城店铺未按当地要求打开灯,多名工作人员撬锁进店将灯打开,硬是把“倡议”搞成“强制”。有的一味“以大压小”,让基层干部动辄“背锅”“背处分”,“戴罪立功”“负荆前行”现象突出。

  一些新问题逐渐冒头,不容低估。有的追求“新形象工程”,费尽心思打造各种城市名片、光鲜项目,最终沦为“半拉子工程”。有的热衷“处处留痕”,为给上级拍照打卡,不惜耗费巨资“假装”种番薯。有的名义上“减负”实则“增负”,在调研考察、监督检查、起草文件等工作中,动不动要求基层交材料、拿初稿,甚至还反复提出修改要求。新老问题交织叠加,导致一些基层工作人员苦不堪言。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干事创业的大敌。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企业率先提出内部沟通严禁使用PPT、内外部会议以30分钟为宜、汇报资料不超过3页等“整顿职场”要求,赢得一致叫好。由此也不难看出,大家对形式主义及其背后的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深恶痛绝。2月5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再次召开,强调要紧盯突出问题一抓到底,持续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加大核查通报力度,推进系统整改、源头治理,坚决杜绝整改中的形式主义等,释放出严抓不放、常抓不懈,推动为基层减负不断向治本深化的鲜明信号。

  基层的“痛点”,就是整治的“靶点”。2023年底以来,中央层面公开通报6批17起典型问题,示范带动省、市两级分别通报400余起和近2000起典型问题,为各地举一反三、排查整改明确了方向。去年,广东制定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负面清单》,从政绩观、文件、会议、督查检查考核、调查研究、政务APP、借调基层干部等12个方面,为形式主义的现实表现精准“画像”,有助于各地区各部门靶向施治以及提前预判、主动预防。

  换个角度来看,要想发现基层“痛点”,必须眼光向下、脚步向下,不能对基层甘苦熟视无睹。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曾旗帜鲜明指出,要坚决反对热衷于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不考虑实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可谓切中肯綮。精准纠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各地各部门必须关心基层、爱护基层,对于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新老问题摸清摸透,才能真正为基层减负减压。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基层“痛点”就是整治“靶点”

2025年02月07日 06:59   来源:南方日报   刘艳辉

  从临街店铺玻璃脏了要擦玻璃,到每周必须擦一次玻璃,再到每天都要擦一次玻璃,今年春晚小品《花架子》辛辣讽刺了基层工作时常面临的“层层加码”现象,引发广大观众强烈共鸣。

  虽是幽默十足的小品段子,在现实中却不乏原型。近年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成效进一步彰显,但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些老问题反复出现,改头换面。有的“文山会海”禁而不绝,上级“一言不合”制发文件,基层单位“原封不动”转发文件。有的“一刀切”惯性不减,春节期间就有一古城店铺未按当地要求打开灯,多名工作人员撬锁进店将灯打开,硬是把“倡议”搞成“强制”。有的一味“以大压小”,让基层干部动辄“背锅”“背处分”,“戴罪立功”“负荆前行”现象突出。

  一些新问题逐渐冒头,不容低估。有的追求“新形象工程”,费尽心思打造各种城市名片、光鲜项目,最终沦为“半拉子工程”。有的热衷“处处留痕”,为给上级拍照打卡,不惜耗费巨资“假装”种番薯。有的名义上“减负”实则“增负”,在调研考察、监督检查、起草文件等工作中,动不动要求基层交材料、拿初稿,甚至还反复提出修改要求。新老问题交织叠加,导致一些基层工作人员苦不堪言。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干事创业的大敌。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企业率先提出内部沟通严禁使用PPT、内外部会议以30分钟为宜、汇报资料不超过3页等“整顿职场”要求,赢得一致叫好。由此也不难看出,大家对形式主义及其背后的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深恶痛绝。2月5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再次召开,强调要紧盯突出问题一抓到底,持续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加大核查通报力度,推进系统整改、源头治理,坚决杜绝整改中的形式主义等,释放出严抓不放、常抓不懈,推动为基层减负不断向治本深化的鲜明信号。

  基层的“痛点”,就是整治的“靶点”。2023年底以来,中央层面公开通报6批17起典型问题,示范带动省、市两级分别通报400余起和近2000起典型问题,为各地举一反三、排查整改明确了方向。去年,广东制定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负面清单》,从政绩观、文件、会议、督查检查考核、调查研究、政务APP、借调基层干部等12个方面,为形式主义的现实表现精准“画像”,有助于各地区各部门靶向施治以及提前预判、主动预防。

  换个角度来看,要想发现基层“痛点”,必须眼光向下、脚步向下,不能对基层甘苦熟视无睹。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曾旗帜鲜明指出,要坚决反对热衷于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不考虑实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可谓切中肯綮。精准纠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各地各部门必须关心基层、爱护基层,对于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新老问题摸清摸透,才能真正为基层减负减压。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