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年俗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历经2000多年的岁月沉淀,已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春节期间,人们用年画、剪纸、春联、福字装点家园,以庙会、拜年、年夜饭、守岁等活动欢庆新春,其中,年夜饭作为家庭过年的核心仪式,象征着团圆,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与美好的期许。
然而,时代巨轮滚滚向前,过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诸多变化。曾经以家族团聚为主的年俗活动,因家庭结构的转变,逐渐转向家庭与社会并重。过年不再局限于家庭私密空间或亲戚邻里之间,而是逐渐拓展到城市公共空间。城市管理者积极作为,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全力营造浓厚的年节氛围,吸引大家走出家门,在新年俗中感受别具一格的年味儿。
近年来,迎春游园活动的热度持续攀升。以“圆明园里过大年”主题活动为例,去年春节期间,该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园区通过组织国货老字号展示、数字体验文化空间、民俗活动、传统美食赏鉴、大年市集、宫廷游艺、非遗展演等文化体验活动,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个多样态的民间庙会活动空间。游客们对此赞不绝口,认为现在过年有了新的去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窝在家里吃喝、走亲戚,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继续举办并越办越好,让大家在春节期间有更多的选择,能够尽情走出来,享受节日的欢乐。今年春节期间,各地城市公园早早地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园内的文化集市精彩纷呈,游园迎春的热度不断高涨。
文化场馆也成为人们过年的热门选择。春节期间,各地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过节不闭馆、服务不打烊,持续举办各类新春主题活动。在浙江,全省各级公共博物馆在春节期间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展览200个,活动392个,共计1889场次。其中,“观茶:故宫·茶世界——茶文化精品文物展”展出故宫博物院100多件套精品文物;宁波博物馆举办的“东方的起点——宁波与西安:海陆丝绸之路跨时空对话展”,国内首次同时展示陆丝、海丝和中国大运河三大世界级文化遗产展览,汇聚全国39家文博单位481件(套)重磅文物;良渚博物院举办的“宜子孙——汉代玉器集萃”汇聚了9省21家文博单位175件/组文物,包括58件/组国家一级文物和1件禁止出境文物——神兽纹玉樽。这些展览不仅品位高,而且互动性强,为观众带来一场场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