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有许多乐事,读书是其中一种。不过年轻时我并不太喜欢读书,喜欢书是后来的事,是在离开乡下到城里念书之后。我想大概和孤独有关,一下子离开了熟悉的乡村和玩伴,变得无所适从,是读书,带给我陪伴和温暖。
那时,我租住在老城区一栋叫望山楼的矮房里,房子很旧,隔音也不太好。因为还不太适应城里生活,通常写完作业后,我就早早钻进被窝。一天晚上,当我像往常一样躺下时,耳边传来清晰的说话声,是隔壁邻居家来了客人。他们正在兴致勃勃地聊金庸的小说,我在黑暗中静静地听着说话声,一时睡意全无。
直至他们离开,我才重拾心情睡觉。可躺了一会儿,竟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都是小说里的情形。次日一早,我就去书店里找书,但价格都太贵了。正当我落寞地走出书店时,猛然看到对面有家写着“租书”字样的小店,赶忙去询问,老板笑盈盈地往书架上一指,上面满当当摆着金庸的书。老板说五毛钱一本,按天算,可以租一个星期。我盘算了一下,觉得可以承受,便租了好几本回来看。过段时间,再拿去换新的书带回来。那些书很厚,每次把它们装到书包里背回家时,我都感觉像是在运送着巨大的幸福,一想到这里,回家的步履也不觉轻快起来。
因为一段时间猛看金庸,很快我就成为班里第一个戴眼镜的学生。这让我看上去更像一个读书人了,莫名有了优越感,也萌生了看更多小说的渴望。我不知道这些书陪我度过了多少漫漫长夜,但当中的许多情节时至今日我仍如数家珍。我这个平时看上去文静的人,写的第一个小说竟是武侠,这或许就是受金庸小说的影响。尽管日后我再也没有写过武侠,但那份文学创作的原始冲动却在年少时便埋下了种子。现在想来,那真是一段异常充实、温暖的岁月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