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深春意浓

2025-01-26 07:06 来源:人民日报

  乙巳蛇年春节即将到来,天南地北,处处涌动着浓浓年味,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

  港澳台地区,贴春联、挂灯笼、买年货,年味弥漫在街头巷尾;海外,华侨华人对儿孙讲起故乡风俗、儿时旧事,传承年俗、共迎佳节……跨越万水千山,文化与亲情的纽带,将海内外中华儿女内心最温馨的情愫凝聚在一起,共同奔赴“春节”这个中华儿女一年中最盼望、最重要的节日。

  春节是海内外中华儿女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年糕寓意“年年高”,“花”“发”相近、“橘”“吉”类似,“都是图吉利”,增添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折射出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期许;阖家团聚、围炉夜话,守岁祈福、拜年贺岁,蕴藏着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祈福纳祥的期盼、万家灯火的相聚、山迢水远的思念,承载着中华儿女对家国的深深眷恋。

  春节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符号,驻留在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也根植于中华文明的精神世界。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春节,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穿越岁月长河,春节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亲情伦理、家国情怀的集合,凝聚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追求和情感寄托,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温润着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共同欢庆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一起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四海同春的盛况,喜庆团圆的氛围,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洋溢着中华儿女为伟大祖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自豪。当前,强国建设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并呈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理由为之自豪。

  中央始终关心香港、澳门的发展和港澳同胞的福祉。如今,香港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巩固,澳门的新发展新变化令人欣喜。面向未来,香港、澳门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有伟大祖国作坚强后盾,一定能打开发展新天地、不断创造新辉煌。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两岸同胞一家亲,谁也无法割断我们的血脉亲情,谁也不能阻挡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心怀祖国、情系桑梓,与祖国共奋进、与人民齐奋斗,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奋进正能量。

  岁序更替,盛景维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定能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共创中华民族更加灿烂的未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家国情深春意浓

2025年01月26日 07:06   来源:人民日报   江 琳

  乙巳蛇年春节即将到来,天南地北,处处涌动着浓浓年味,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

  港澳台地区,贴春联、挂灯笼、买年货,年味弥漫在街头巷尾;海外,华侨华人对儿孙讲起故乡风俗、儿时旧事,传承年俗、共迎佳节……跨越万水千山,文化与亲情的纽带,将海内外中华儿女内心最温馨的情愫凝聚在一起,共同奔赴“春节”这个中华儿女一年中最盼望、最重要的节日。

  春节是海内外中华儿女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年糕寓意“年年高”,“花”“发”相近、“橘”“吉”类似,“都是图吉利”,增添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折射出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期许;阖家团聚、围炉夜话,守岁祈福、拜年贺岁,蕴藏着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祈福纳祥的期盼、万家灯火的相聚、山迢水远的思念,承载着中华儿女对家国的深深眷恋。

  春节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符号,驻留在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也根植于中华文明的精神世界。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春节,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穿越岁月长河,春节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亲情伦理、家国情怀的集合,凝聚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追求和情感寄托,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温润着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共同欢庆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一起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四海同春的盛况,喜庆团圆的氛围,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洋溢着中华儿女为伟大祖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自豪。当前,强国建设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并呈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理由为之自豪。

  中央始终关心香港、澳门的发展和港澳同胞的福祉。如今,香港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巩固,澳门的新发展新变化令人欣喜。面向未来,香港、澳门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有伟大祖国作坚强后盾,一定能打开发展新天地、不断创造新辉煌。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两岸同胞一家亲,谁也无法割断我们的血脉亲情,谁也不能阻挡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心怀祖国、情系桑梓,与祖国共奋进、与人民齐奋斗,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奋进正能量。

  岁序更替,盛景维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定能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共创中华民族更加灿烂的未来!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