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月20日新华社报道,重庆市正在深入实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程,出台关爱新就业群体15条措施,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覆盖60.6万人,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行业从业人员劳动安全更有保障。
2022年7月,被坊间称为“新职伤”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开展试点工作。目前,7个试点省市累计参保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已超过1000万人。这份“专属保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伤维权难的困境。特别是对重大伤亡事故,有效发挥了兜底作用,保障了“小哥”们的权益。
“新职伤”是为了保障遭受职业伤害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获得救治和经济补偿、分散平台企业的职业伤害风险而出台的办法。具体由平台企业采取按单计费方式,按月订单量申报缴费,实现每单必保、每人必保。以外卖行业为例,“新职伤”可以覆盖到每一个骑手、每一个订单。
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特别是对重大伤亡的保障,凸显社会保障制度的兜底性。目前,仅将少数行业和平台企业纳入试点,覆盖面相对有限,有必要依托试点经验,扩大保障范围,而这也是有关部门的文件内涵,即试点省市可根据实际,逐步将相关行业其他平台企业纳入试点范围。同时,探索“新职伤”增加第三者责任保障,确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工作中造成他人受伤后,有能力承担相应赔偿责任。此外,鼓励平台企业购买补充商业保险,与职业伤害保障形成互补,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全面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