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以下简称《惩戒办法》)。该惩戒办法将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天下苦电诈久矣!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成为数量上升最快、最令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行为之一。各种骗术和新技术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不少人被电诈分子榨光钱包,有的甚至被犯罪分子骗至境外,非法拘禁,成为电诈犯罪的一分子。
我国一直坚持打击电信网络诈骗。202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施行,为预防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3.7万起。去年9月以来,公安部持续进行跨境协同打击,远遁国外的数千名电诈分子被押解回国,缅北地区规模化电诈园区全部被铲除。严法重拳,有力打击了电诈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惩戒办法》是确保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落地落实的重要配套文件,明确了惩戒对象和惩戒措施,从多方面、多层次综合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对“卡农”“号商”等涉诈黑灰产从业者给予适当惩戒,将有助于铲除涉诈黑灰产滋生的土壤。这也进一步彰显出我国反电诈的坚定决心,有助于持续压缩电诈的生存空间,从源头上对违法行为进行围追堵截和有效治理。
下好源头治理“先手棋”。打蛇打七寸。从近些年的反诈实践中不难看出,电信网络诈骗领域多发、高发的恰恰是涉“两卡”(电话卡和银行卡)的违法犯罪行为。此次《惩戒办法》的推出,既要对因为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关联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人进行惩戒,也要对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卡、网络账户、互联网账户、支付账户等行为,但没有构成刑事犯罪的违法人员进行惩戒。这就给非法出借、买卖“两卡”的行为再次敲响了警钟,提高其违法成本,加大了震慑力度,从源头上斩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供应链、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