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人眼球的笔记、交口称赞的评价,消费者看完后兴冲冲地去吃某区域美食热门榜餐厅美食,到了店却大失所望。近段时间,不少市民遭遇了通过点评类App“种草”某餐厅后实地探店却“踩雷”的经历。记者调查发现,比起简单买好评、刷评分,部分中介正将刷单的触角伸向本地热门吃喝玩乐榜单,甚至推出所谓线上“精装修”业务,用虚假的数据制造人气。(11月19日《北京晚报》)
如今各种“网红餐厅”轮番登场,吸引了不少网友前往体验。然而,网友对某些“网红餐厅”探店发现,网上渲染很“美”,实际体验很“丑”,从菜品到就餐环境等,均存在不少反差。例如某社区粤菜打卡人气榜第一名的餐厅,有多条笔记推荐该餐厅的“迷你饭”,但记者到店才发现,并没有这样一款菜品,多名网友指出,不少笔记和评论图片涉嫌“盗图”。
有中介人员进一步透露内幕:目前点评类网站的刷单,早已不局限于给五星好评或者笔记推广,打卡、收藏、曝光访客等跟热门榜单密切相关的数据都可以操作,还能进行团购套餐销量更改、推荐菜点赞、问答设置等,按条付费……这类操作被称为店铺线上“精装修”,实际上就是通过各种造假手段来包装“网红餐厅”,比如餐馆仅需要花费8000元,就可以“冲到商圈级热门榜前三”。
另外,一些流量很大,但品质不佳的外卖餐饮,幕后隐藏着专业操盘手。他们从选址开始精准定位年轻客群,帮助那些没有厨师背景的创业者推广外卖店铺,甚至连消费者给出的差评,他们也有办法消除影响。由此可见,某些“网红外卖”“网红餐厅”的“红”,都不是靠餐厅实力打出来的,而是靠花钱包装出来的,一边制造虚假数据,一边消除差评,消费者看到的都是餐厅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