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课让每个人的“小困惑”被看见

2024-10-15 07:28 来源:中国教育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生活常识课让每个人的“小困惑”被看见

2024年10月15日 07:28   来源:中国教育报   

  新闻回放

  最近,针对大学生在生活方面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不少高校尝试开设了恋爱课、生活常识课、法律通识课、理财课、健康素养课等课程,深受大学生的欢迎,频频出现“一课难求”的境况。

  赵崔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

  主义学院教授

  主持人语

  高校开设的生活技能课、健康养生课、恋爱心理课很受学生热捧。这反映了青年学生日常学习之余,更加关注基础生活技能、人际关系技巧、健康与安全素养以及情感与心理知识。对此,学校要进行理性地引导。学校不仅要传播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生活劳动技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未来工作的需要。教育要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教育不仅要开发智力、增强体质、锤炼意志,还要培养完美人格,助力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更好地享受生活。

  生活常识课让每个人的“小困惑”被看见

  谢思阳(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不少高校开设了一系列社会常识素养类课程,提高大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缓解大学生“成长的烦恼”,减少其“初入社会的迷茫”。这两年也有不少短视频博主做过这样的尝试,总结生活经验,科普生活知识,手把手教会大家平时毫不起眼的小事,也很受粉丝欢迎。万事开头难,对于去到异乡独自生活的人来说,这些细微之处“看不见”的窘迫与不安累积成了人们对于近况改变的无所适从。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模式为如今的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其对于未来的预期和对于自身的规划,加重了大学生的焦虑感。而这些常识课程塑造的是一种包容的语境,能让学生表露脆弱与不适,分享羞愧和悲伤,在轻松善意的环境中达成自我和解:“感到窘迫”并不只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融入”和“独立”也不如想象中那么困难。

  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被看见。生活常识课让这些微不足道的瞬间与曾经被忽视的需求被人看见,让学生能感受到自己“被看见”“被尊重”,进而也能主动地“去看见”他人的处境,转而去关心身边人的感受与体验,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面对人生。或许大学生们能够从这一堂堂“生活小百科”中找到直面未知的困难与挑战的底气和抓手——从小事开始一步一步来,生活好像也没有那么难。

  常识课帮助学生成为“生活小能手”

  辛颖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不少高校响应学生的需求,开设了一些“生活指南”式课程,包括恋爱公开课、生活常识课、财务常识课程等等,大学生对常识类课程的喜爱和追捧的背后,是对生活技能的渴求。大学生们渴望掌握基本的急救措施、看病流程、做饭技能、租房注意事项等知识,希望能更好地适应独立生活。这类常识课的火爆出圈,犹如一场“及时雨”,精准俘获了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们的心,可谓大学生初次展翅、独立翱翔于生活天空的“导航仪”。大学时期是走出家庭、走入社会的中转站与过渡期,无论是日常生活的琐碎小事,还是职场初体验的迷茫困惑,抑或是健康安全的微妙平衡,还有社交人际的复杂多变,大学生常常会感到迷茫。信息爆炸时代的网络纷繁复杂、真假难辨。一句“身体不舒服,千万别百度”的调侃,折射出的正是大学生在面对生活常识问题时,难以获得权威性、专业性解答的无奈。

  各类常识课“一课难求”的背后,更是大学生对成为生活能手的向往。学生对课堂有着一份特别的信赖。相比于互联网嘈杂的声音,他们更愿意把耳朵贴近老师的讲台,因为那里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经过岁月打磨的沉淀,大家同样期望得到全面培养,习得规律之道、谋事之法与生活之术,专业知识是剑,综合素质是盾,两者结合,才能在未来游刃有余,自在如风。

  乐见高校开设多元化“生活指南”式课程

  张圣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安全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

  随着“脆皮大学生”“眼神清澈的大学生”等网络热词的频频出现,大学生对于加强体能锻炼和补足生活常识的需求也日益凸显,生活常识课程的出现填补了大学生在知识性学习之外的空缺,也体现了学校对学生需求的重视。不得不说,“生活指南”式课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有益尝试。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与社会的接触相对较少。这导致他们对于社会运行的基本常识了解较为匮乏。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开始逐渐接触社会,此时便会发现自己缺乏很多必要的生活知识。尽管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极为迅速,但信息的质量和准确性却参差不齐。对于大学生来说,在生活常识方面,很难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系统、专业且准确的内容。网络上的信息往往碎片化且难以辨别真假,这使得他们在面对生活难题时,无法获得较为系统的指导。

  丰富多彩的“生活指南”式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十分有意义,这些课程可以说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健康素养课程的开设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而租房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挂号看病的流程、医保报销流程等都是大学生独自步入社会后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一些高校开设课程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对于大多是第一次独立管理较大数额钱财的大学生来说,理财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避免陷入消费陷阱。

  总的来说,高校开展生活常识类课程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勇敢尝试,更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用心用情为学生排忧解难。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仅仅掌握书本知识而对其他方面一窍不通的人无法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相信有了更多生活知识储备,大学生步入社会也会更有底气。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