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故事“打开”讲述新方式

2024-10-15 07:28 来源:南方日报

  随着“团长”一声令下,游客们与演员一拥而上攻入城门,夺回被敌军占领的县城……近期,山东临沂一景区“跟着团长打县城”沉浸式影视体验项目火了,网友直呼“这才是最适合中国人的Cosplay”。

  趁着节假日来一趟红色之旅,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成为不少群众的出行选择。刚过去不久的国庆假期,国内红色旅游日均订单量同比增长四成。这契合了广大群众日益常态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旅游消费需求,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新活力。根据《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3)》,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已突破20亿人次,红色旅游市场规模接近万亿元。

  区别于传统的打卡红色地标、观看红色展览、聆听先烈故事等方式,如今丰富多彩的互动式体验,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种草”红色景点的重要原因。比如,有地方开展的“红色探秘”亲子寻宝之旅活动,让不同年龄段游客更加真切地感受革命历史文化;有地方形成了“盖章打卡”新玩法,让游客通过收集印章的方式将文物“带回家”;还有的参照红色电影里的情节和布置,开启了“NPC”沉浸式游览模式……可以看出,随着国内红色旅游发展环境日益优化,红色旅游供给体系日益完善,红色故事“打开”了讲述新方式,激发出更大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当地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更为人所知。

  当然,一些红色旅游产品和服务仍存在形态单一、管理机制不健全、精细化管理有待提升等问题。对此,从“用好红色资源”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到文旅部公布一批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再到支持促进革命老区多措并举加快发展……无论是政策顶层设计还是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动,都让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获得难得契机。这不仅反映出社会各界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度提升,而且有助于推动红色文化时代化、具象化表达。此次火出圈的临沂,正是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之一,其经验做法具有借鉴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红色旅游,“红”是底色。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态,红色旅游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既要积极主动开发也要科学合理利用。在这一过程中,要避免盲目“抄作业”,因地制宜创新形式、开发旅游项目,推出符合大众多元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避免千篇一律。同时,也要警惕走向“低级红”,坚决守住历史真实性和严肃性的原则,防止过度娱乐化、低俗化,消解红色教育的重要意义。

  最新消息显示,上述景区已经发布限流公告称,预约售票数量已达景区最大承载量。这一定程度上也提醒我们,“泼天富贵”面前,红色旅游更应保持克制和理性,做好红色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以及红色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培育好红色旅游精品项目,方能让红色旅游“长红”。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让红色故事“打开”讲述新方式

2024年10月15日 07:28   来源:南方日报   陆 夷

  随着“团长”一声令下,游客们与演员一拥而上攻入城门,夺回被敌军占领的县城……近期,山东临沂一景区“跟着团长打县城”沉浸式影视体验项目火了,网友直呼“这才是最适合中国人的Cosplay”。

  趁着节假日来一趟红色之旅,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成为不少群众的出行选择。刚过去不久的国庆假期,国内红色旅游日均订单量同比增长四成。这契合了广大群众日益常态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旅游消费需求,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新活力。根据《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3)》,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已突破20亿人次,红色旅游市场规模接近万亿元。

  区别于传统的打卡红色地标、观看红色展览、聆听先烈故事等方式,如今丰富多彩的互动式体验,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种草”红色景点的重要原因。比如,有地方开展的“红色探秘”亲子寻宝之旅活动,让不同年龄段游客更加真切地感受革命历史文化;有地方形成了“盖章打卡”新玩法,让游客通过收集印章的方式将文物“带回家”;还有的参照红色电影里的情节和布置,开启了“NPC”沉浸式游览模式……可以看出,随着国内红色旅游发展环境日益优化,红色旅游供给体系日益完善,红色故事“打开”了讲述新方式,激发出更大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当地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更为人所知。

  当然,一些红色旅游产品和服务仍存在形态单一、管理机制不健全、精细化管理有待提升等问题。对此,从“用好红色资源”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到文旅部公布一批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再到支持促进革命老区多措并举加快发展……无论是政策顶层设计还是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动,都让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获得难得契机。这不仅反映出社会各界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度提升,而且有助于推动红色文化时代化、具象化表达。此次火出圈的临沂,正是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之一,其经验做法具有借鉴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红色旅游,“红”是底色。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态,红色旅游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既要积极主动开发也要科学合理利用。在这一过程中,要避免盲目“抄作业”,因地制宜创新形式、开发旅游项目,推出符合大众多元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避免千篇一律。同时,也要警惕走向“低级红”,坚决守住历史真实性和严肃性的原则,防止过度娱乐化、低俗化,消解红色教育的重要意义。

  最新消息显示,上述景区已经发布限流公告称,预约售票数量已达景区最大承载量。这一定程度上也提醒我们,“泼天富贵”面前,红色旅游更应保持克制和理性,做好红色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以及红色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培育好红色旅游精品项目,方能让红色旅游“长红”。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