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团长”一声令下,游客们与演员一拥而上攻入城门,夺回被敌军占领的县城……近期,山东临沂一景区“跟着团长打县城”沉浸式影视体验项目火了,网友直呼“这才是最适合中国人的Cosplay”。
趁着节假日来一趟红色之旅,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成为不少群众的出行选择。刚过去不久的国庆假期,国内红色旅游日均订单量同比增长四成。这契合了广大群众日益常态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旅游消费需求,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新活力。根据《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3)》,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已突破20亿人次,红色旅游市场规模接近万亿元。
区别于传统的打卡红色地标、观看红色展览、聆听先烈故事等方式,如今丰富多彩的互动式体验,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种草”红色景点的重要原因。比如,有地方开展的“红色探秘”亲子寻宝之旅活动,让不同年龄段游客更加真切地感受革命历史文化;有地方形成了“盖章打卡”新玩法,让游客通过收集印章的方式将文物“带回家”;还有的参照红色电影里的情节和布置,开启了“NPC”沉浸式游览模式……可以看出,随着国内红色旅游发展环境日益优化,红色旅游供给体系日益完善,红色故事“打开”了讲述新方式,激发出更大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当地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更为人所知。
当然,一些红色旅游产品和服务仍存在形态单一、管理机制不健全、精细化管理有待提升等问题。对此,从“用好红色资源”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到文旅部公布一批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再到支持促进革命老区多措并举加快发展……无论是政策顶层设计还是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动,都让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获得难得契机。这不仅反映出社会各界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度提升,而且有助于推动红色文化时代化、具象化表达。此次火出圈的临沂,正是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之一,其经验做法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