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保过”肯定是忽悠

2024-10-10 06:53 来源:北京晚报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今起网上预报名。据新京报报道,近期,一些考研辅导机构在网上宣称可以“保分包过”,且保证初试不过可退费,以此诱导考生购买所谓课程。不少考生付钱后表示:“所谓的‘保分班’根本不保,钱也不退”。

  考研竞争激烈,帮助考生收集信息、分析考情、提供指导,当然是件好事。可考研辅导机构的培训和课程真有这么厉害?能保证学生想考几分就考几分?

  辅导机构所谓的“内部资源、私密人脉”,不过是骗人的幌子,负责对接和授课的老师,更是虚张声势。据报道,有的考生支付了14800元报名“保分班”,辅导机构收完钱就失联;有的课程,复习资料只有几本印刷粗糙、内容存疑的“通关秘籍”。研究生考试在试题命制、印刷管理、保存运输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哪有所谓的内部资源?考研的笔试题目类型、面试考核越来越灵活多样,来路不明的“老师”凭什么打包票?真像宣传的那样交钱就能保过,那研究生入学考试岂不成了儿戏。

  伪辅导宣传语纯属忽悠人,真面目就是要“割韭菜”。所谓的考研“保过班”就是用复试可以操作、内部老师可以透题等话术忽悠考生,利用考生的心理焦虑行骗。这种考研“保过班”,不仅浪费考生的时间和金钱,更可能影响考生对研究生考试公平公正度的信任,贻害不小。

  忽悠消费者可恶,忽悠还没走出校园的学生尤其可恨,对假辅导真骗钱的考研课程必须喊打。考生也应该明白,踏实备战才是上策,不走邪路就是正道,千万别信“保过班”“保分”这些鬼话。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考研“保过”肯定是忽悠

2024年10月10日 06:53   来源:北京晚报   孟雅檀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今起网上预报名。据新京报报道,近期,一些考研辅导机构在网上宣称可以“保分包过”,且保证初试不过可退费,以此诱导考生购买所谓课程。不少考生付钱后表示:“所谓的‘保分班’根本不保,钱也不退”。

  考研竞争激烈,帮助考生收集信息、分析考情、提供指导,当然是件好事。可考研辅导机构的培训和课程真有这么厉害?能保证学生想考几分就考几分?

  辅导机构所谓的“内部资源、私密人脉”,不过是骗人的幌子,负责对接和授课的老师,更是虚张声势。据报道,有的考生支付了14800元报名“保分班”,辅导机构收完钱就失联;有的课程,复习资料只有几本印刷粗糙、内容存疑的“通关秘籍”。研究生考试在试题命制、印刷管理、保存运输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哪有所谓的内部资源?考研的笔试题目类型、面试考核越来越灵活多样,来路不明的“老师”凭什么打包票?真像宣传的那样交钱就能保过,那研究生入学考试岂不成了儿戏。

  伪辅导宣传语纯属忽悠人,真面目就是要“割韭菜”。所谓的考研“保过班”就是用复试可以操作、内部老师可以透题等话术忽悠考生,利用考生的心理焦虑行骗。这种考研“保过班”,不仅浪费考生的时间和金钱,更可能影响考生对研究生考试公平公正度的信任,贻害不小。

  忽悠消费者可恶,忽悠还没走出校园的学生尤其可恨,对假辅导真骗钱的考研课程必须喊打。考生也应该明白,踏实备战才是上策,不走邪路就是正道,千万别信“保过班”“保分”这些鬼话。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