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通稿”陷阱瞄准老人孩子

2024-09-13 07:13 来源:环球时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短视频通稿”陷阱瞄准老人孩子

2024年09月13日 07:13   来源:环球时报   马越然

  近期,短视频平台上涌现出一批针对社会热点或情绪进行夸大、渲染甚至造谣的短视频。因其文案雷同、主角各异,这些视频被称为“短视频通稿”,引发了社会的关注。

  “通稿”一般指由新闻通讯社撰写,完成后发给全国媒体以供转发的重要新闻稿件。随着时代发展,现也可泛指单一传播者主动散发给传播网络内其他主体的内容,具有快速复制传播的能力。“短视频通稿”化用了这一概念,突出了这类短视频内容、形式、观点高度相似的特点。

  复制或者戏仿,本是互联网文化生产的重要特征之一,用于自娱自乐本无可厚非。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短视频通稿”并非简单的“蹭热点”,而是挑选可能挑起社会情绪与舆论反应的话题领域,通过夸大事实甚至炮制谣言,借众多账号病毒式生产、传播相似内容,批量生产真正的“病毒”。比如“26岁的我嫁了一个日本老头”“3万亿华裔科学家为美效力”等。这些看似荒谬、反智的“短视频通稿”在博人眼球的标题和海量投流下反而收获了一批关注者,不仅是对互联网舆论生态的破坏,更是对相关各方的无耻抹黑。

  毫无疑问,“短视频通稿”全面污染了信息池。这类短视频往往不追求信息真实性,以个人讲述的方式展开,看似真情吐露,却模糊了核心信息与证据,未尽到信息核实的义务,利用社交媒体“后真相”的时代特点,用情绪给谣言和假消息戴上了“真实”的面具。

  此外,在内容调性上,这类短视频也有意指向某种负面情绪,展现一种低俗甚至是邪恶的诉求。不论是婚姻不幸还是子女不孝,都试图在用户中间找到“发泄式”的共鸣,主动迎合负能量甚至是阴谋论。此外,这些视频大多制作水平低劣,图片和节选视频模糊且出处不明,粗糙的文案千篇一律,有明显的“重量不重质”生产特征。

  最后,从内容选择上也可以分析出,这些“短视频通稿”的目标对象并非认知与思维能力较强、社会阅历持续丰富的中青年群体,而是瞄准了认知水平较低、谣言抵抗力较弱的老人与儿童。随着越来越多的老人与儿童接触短视频平台,较多的空闲时间也让他们容易成为短视频平台的高黏性用户。而针对这些易受影响群体炮制谣言,符合“以信息为主要载体,通过影响和塑造目标国家群众的认知,进而控制和改变其行为,最终达到战略战术目的”的“认知战”概念。

  目前虽尚未有境外势力参与“短视频通稿”形式认知战的相关证据披露出来,但无论如何,为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短视频通稿”都应是网络治理的重点方向。对于利用“短视频通稿”恶意操弄、毒害民众认知的罪魁祸首固然要掘地三尺,但溯源难也是“病毒式传播”的特征之一。同时,因为最先发布内容并不一定是最“火”或最有原创性的那一条内容。比起挖出源头,平台方作为内容监管和网络空间保护的“第一责任人”,更应该做的是“半路拦截”和“重点保护”。

  一方面,当新的“短视频通稿”出现并形成一定声量时,平台方应借助单条或总体流量作为示警标志,通过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并严密关注同类视频的聚集程度,高效辨别舆论风险,加速此类视频进入重点审核序列。同时,针对借助大量人力或机器散布的“短视频通稿”,应“以毒攻毒”,引入“人工智能+人力”的双层监管模式,用更高效的人工智能形成非对称的监管力量进行筛查。这有助于延缓“短视频通稿”扩散的速度,并追溯其传播路径,能从技术上起到一定震慑作用。

  另一方面,针对易受影响的群体,平台在现有基础上加大保护力度,如青少年模式和老年模式的算法推送设置方向限制、后台审核加强对词条加权值的关注,以及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加以分类、提醒或屏蔽。(作者是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者)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