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日前正式发布并将于11月1日施行。作为外商投资领域的风向标,2024年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标志着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了新进展。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通过列出禁止或限制外资进入的领域,明确可投资领域和条件,为投资者提供清晰的投资指引。我国第一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自2013年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实施以来,历经了外资准入不断放宽、负面清单持续“瘦身”的过程,尤其是2017年至2021年连续5年修订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两个清单的限制措施分别由93条、122条缩减至31条、27条,在制造业、采矿业、农业、金融业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开放措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修订工作。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部署,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
制造业是我国开放最早的领域,也是市场竞争最充分、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最紧密的领域。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有助于我国制造业依托自身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服务业发展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持续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努力实现外资不仅可以进得来,而且能够发展好,充分彰显了我国扩大国际合作的积极意愿和支持经济全球化的鲜明态度,也是“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一庄严承诺的有力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