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面绿色转型 塑造发展新动能

2024-08-16 09: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今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主题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有利于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详细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辩证统一、相辅相成。近年来,我国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3年,中国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1%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1%,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详细

  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

  生态环境保护,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详细

  我国环境立法不断完善,现已形成包括34件法律、100多件行政法规和1000余件地方性法规的庞大法律规范群,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初步形成。面对生态文明领域一系列改革任务,相关法律法规应扩容提质、守正创新,优化规范体系,提升制度功能,以高水平法治实现高水平保护,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充分法治保障。【详细

  全民参与共建美丽中国

  从“光盘行动”、节水节纸,到垃圾分类、低碳生活,再到全民植树、绿色出行,大家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风尚,也让“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的理念深入人心。实践证明,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携手呵护生态环境,必能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绿向新而行。【详细

  生态兴则文明兴。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期待全社会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形成共同参与、共同行动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共同书写新时代美丽中国的“绿色答卷”,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详细

  (以上综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治日报、南方日报)

  V视角:

  @凝云:共守绿水青山,书写美丽画卷。

  @不吃辣:与环境和谐共处。

  @时光相随:环境好了,每个人都受益。

  @牛奶面包: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全国生态日的设立,体现了我国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正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绿色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久久为功向前进,我们一定能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推进全面绿色转型 塑造发展新动能

2024年08月16日 09: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今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主题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有利于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详细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辩证统一、相辅相成。近年来,我国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3年,中国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1%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1%,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详细

  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

  生态环境保护,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详细

  我国环境立法不断完善,现已形成包括34件法律、100多件行政法规和1000余件地方性法规的庞大法律规范群,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初步形成。面对生态文明领域一系列改革任务,相关法律法规应扩容提质、守正创新,优化规范体系,提升制度功能,以高水平法治实现高水平保护,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充分法治保障。【详细

  全民参与共建美丽中国

  从“光盘行动”、节水节纸,到垃圾分类、低碳生活,再到全民植树、绿色出行,大家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风尚,也让“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的理念深入人心。实践证明,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携手呵护生态环境,必能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绿向新而行。【详细

  生态兴则文明兴。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期待全社会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形成共同参与、共同行动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共同书写新时代美丽中国的“绿色答卷”,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详细

  (以上综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治日报、南方日报)

  V视角:

  @凝云:共守绿水青山,书写美丽画卷。

  @不吃辣:与环境和谐共处。

  @时光相随:环境好了,每个人都受益。

  @牛奶面包: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全国生态日的设立,体现了我国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正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绿色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久久为功向前进,我们一定能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朱晓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