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曝光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免费的博物馆门票被黄牛刷票并高价倒卖。在国家博物馆外的随机采访中,30位游客中竟有28位表示是通过加价购买黄牛票才得以进入,可见黄牛刷票倒卖猖獗到了何种程度。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历史记忆、文化传播与社会教育的多重功能。其免费开放政策,本是为了让更多公众能够无障碍地接触到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升全社会的文化素养。然而,黄牛倒票行为却将这一公共福利转变为了牟取私利的工具。黄牛倒票行为泛滥,不仅严重挑战了公共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损害了公众的利益,也破坏了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公益性质。
黄牛倒票之所以能够得逞,主要源于他们掌握了先进的抢票技术,以及建立了庞大的倒票网络。如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所办理的案件所示,犯罪团伙利用抢票软件,在放票前预填信息并接收验证码,以秒为单位锁定大量号源。这种技术手段的滥用,加剧了公共资源分配不公,使得真正有需求的公众难以通过正规渠道获得门票。
面对黄牛嚣张的倒票行为,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谴责与无奈的层面。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行动,从源头上打击黄牛倒票行为。一方面,要加强技术防控,提升预约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防止恶意软件刷票。例如,可以引入更先进的加密技术和验证码机制,或者借鉴一些成功防止黄牛倒票的案例,增加黄牛抢票的难度和成本,从而有效遏制其倒票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黄牛倒票行为的法律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倒票者付出应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