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不容“饭圈”过界侵蚀

2024-08-06 07:58 来源:北京晚报

  8月3日晚,巴黎奥运会迎来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孙颖莎和陈梦顶峰相见,本该是一场可以尽情享受的视觉盛宴,可谁也没想到,观众席的喝彩带有明显倾向性,很多收看比赛的观众认为这是把饭圈习气带到了奥运看台。

  从现场转播可以看到,比赛过程中,大量粉丝举着“孙颖莎加油”等牌子。喜欢孙颖莎没问题,但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为孙颖莎加油的声音震天动地,为陈梦加油的声量则小了很多,乃至陈梦失误时竟有人叫好,陈梦得分时竟有人喝倒彩。同样是为国而战,为何如此厚此薄彼?场上比赛公平精彩,看台上岂能发出不公正的杂音?

  每位运动员都有独特魅力,观众喜欢谁都很正常。一场比赛,选手和观众算得上互相成就。在奥运会这样的顶级赛场上,运动员的一举一动更是牵动亿万网友。在比赛扣人心弦之时,部分现场观众饭圈式的疯狂应援,既影响屏幕前观众沉浸式的观赛体验,也是对体育精神的亵渎。

  看台上一边倒地“喝彩”,也是对运动员的不尊重。孙颖莎和陈梦在各自半区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实现决赛会师,确保金牌不失。她们既是为自己而战,更是为国家而战。可看台上那一声声非理性的叫喊,俨然把比赛现场变成了追星现场。在他们眼里,似乎只剩下自己的“偶像”。饭圈式的加油,不仅对另一方选手造成干扰,其实也无助于“爱豆”的临场发挥。往小了说是扰乱赛场秩序,影响运动员的状态;往大了说就是无视公平竞赛的体育规则,根本不是热爱运动员的正确方式。

  令人担忧的是,饭圈之风在体育赛场愈演愈烈。乒乓球运动更是饭圈文化的重灾区,樊振东曾因身份证号被恶意传播发文维权,王楚钦曾恳求粉丝不要再蹲点跟拍。巴黎奥运会上,乒乓球运动员依旧受到饭圈文化的侵扰。王楚钦输球之后,部分球迷竟然拉踩另外的运动员,简直匪夷所思。因为是偶像,所以得完美,赢了就是自家的球星最棒,输了就是对方有问题,敢问这样的粉丝对运动员有几分真心爱护?饭圈风刮进奥运会,更加令人忧心。

  运动员这颗“星”不是不能追,关键是怎么追。要追的是他们日复一日的坚持,敢打敢拼的意志,为国争光的精神。前不久,国家体育总局明确表示,体育不应该、也不允许成为畸形饭圈文化继续滋生的“引线”和“温床”,全国体育系统将全过程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对体育领域的侵蚀。去除体育饭圈化,事关运动员的身心健康、运动队为国争光的能力、国家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实在是刻不容缓。这是对运动员最好的保护,也是对清朗体育空间的优化。

  奥运会还在继续,运动健儿正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所有为国争光的运动员都值得我们送上最热烈的掌声、最响亮的喝彩,至于那些不和谐的饭圈杂音,该从看台内外清出去。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赛场不容“饭圈”过界侵蚀

2024年08月06日 07:58   来源:北京晚报   正秋

  8月3日晚,巴黎奥运会迎来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孙颖莎和陈梦顶峰相见,本该是一场可以尽情享受的视觉盛宴,可谁也没想到,观众席的喝彩带有明显倾向性,很多收看比赛的观众认为这是把饭圈习气带到了奥运看台。

  从现场转播可以看到,比赛过程中,大量粉丝举着“孙颖莎加油”等牌子。喜欢孙颖莎没问题,但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为孙颖莎加油的声音震天动地,为陈梦加油的声量则小了很多,乃至陈梦失误时竟有人叫好,陈梦得分时竟有人喝倒彩。同样是为国而战,为何如此厚此薄彼?场上比赛公平精彩,看台上岂能发出不公正的杂音?

  每位运动员都有独特魅力,观众喜欢谁都很正常。一场比赛,选手和观众算得上互相成就。在奥运会这样的顶级赛场上,运动员的一举一动更是牵动亿万网友。在比赛扣人心弦之时,部分现场观众饭圈式的疯狂应援,既影响屏幕前观众沉浸式的观赛体验,也是对体育精神的亵渎。

  看台上一边倒地“喝彩”,也是对运动员的不尊重。孙颖莎和陈梦在各自半区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实现决赛会师,确保金牌不失。她们既是为自己而战,更是为国家而战。可看台上那一声声非理性的叫喊,俨然把比赛现场变成了追星现场。在他们眼里,似乎只剩下自己的“偶像”。饭圈式的加油,不仅对另一方选手造成干扰,其实也无助于“爱豆”的临场发挥。往小了说是扰乱赛场秩序,影响运动员的状态;往大了说就是无视公平竞赛的体育规则,根本不是热爱运动员的正确方式。

  令人担忧的是,饭圈之风在体育赛场愈演愈烈。乒乓球运动更是饭圈文化的重灾区,樊振东曾因身份证号被恶意传播发文维权,王楚钦曾恳求粉丝不要再蹲点跟拍。巴黎奥运会上,乒乓球运动员依旧受到饭圈文化的侵扰。王楚钦输球之后,部分球迷竟然拉踩另外的运动员,简直匪夷所思。因为是偶像,所以得完美,赢了就是自家的球星最棒,输了就是对方有问题,敢问这样的粉丝对运动员有几分真心爱护?饭圈风刮进奥运会,更加令人忧心。

  运动员这颗“星”不是不能追,关键是怎么追。要追的是他们日复一日的坚持,敢打敢拼的意志,为国争光的精神。前不久,国家体育总局明确表示,体育不应该、也不允许成为畸形饭圈文化继续滋生的“引线”和“温床”,全国体育系统将全过程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对体育领域的侵蚀。去除体育饭圈化,事关运动员的身心健康、运动队为国争光的能力、国家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实在是刻不容缓。这是对运动员最好的保护,也是对清朗体育空间的优化。

  奥运会还在继续,运动健儿正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所有为国争光的运动员都值得我们送上最热烈的掌声、最响亮的喝彩,至于那些不和谐的饭圈杂音,该从看台内外清出去。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