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声书市场迅猛发展的同时,部分有声书平台存在色情、低俗内容,以及版权问题和虚假宣传配音培训等遭到了不少诟病。如何推动有声书市场健康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数字时代,通勤时间听一听有声读物,已成为很多人的习惯。然而,从媒体调查来看,日渐繁荣的有声书市场,在满足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也滋生出种种乱象。比如,不少有声书平台,都存在不雅音,或内容擦边、色情等问题,损害了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盗版现象更是明目张胆,有些有声书从内容到简介都和其他有声书雷同,严重侵犯了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给有声书市场的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尤其是,一些有声书平台还涉嫌虚假宣传,打着“有声配音员培训”的旗号,忽悠学员,不仅威胁着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还会给学员造成财产损失。
有声书市场乱象频发,平台当然难辞其咎。现在的有声书平台,大多采取了UGC的内容生产模式,平台上的大量有声读物来自用户自行上传,这一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平台的读物资源。但用户上传内容,不意味着平台可以放任自流,在内容审核把关方面疏于监管,甚至为了流量,对一些低俗、侵权内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其传播。
如《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提到,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应当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加强本平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有声书用户基数大、上传内容数量多,并不是审核缺位的理由。事实上,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越来越成熟,平台完全可以加大投入,利用这些先进技术,更加精准地识别并过滤不良内容和侵权内容,提高审核效率与准确性。平台有责任且必须严格把关,对用户上传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杜绝低俗、侵权等不良信息的传播,维护一个健康、安全的听书环境。同时,应设立明确的处罚机制,对发布不良内容的账号采取果断措施,如警告、限制功能乃至永久封禁。
至于虚假宣传配音培训等乱象,不仅欺骗了消费者的信任,也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针对这一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敦促平台压实主体责任,对虚假宣传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效应。当然,对广大用户来说,面对低俗、擦边以及涉嫌侵权的内容,要自觉抵制。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声音经济”相关企业4万余家。市场规模不断增长,面对种种乱象,只有市场监管、平台责任时刻“在线”,才能构建一个健康、有序、充满活力的有声书市场,让更多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有声阅读体验。